第40章 苏大同 (第1/2页)

时间过去了大概十五分钟,十个爆米花机又爆响了三轮。那个怂包大台吉,果然被类似明朝火炮的大声响吓住了,没敢在深更半夜,派遣骑兵出来支援。

这时候从八卦炉一样的民堡里,逃出去的少数火人火马,都被小衙内,以“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名义放跑了。

他真实的意图,是用这些“活死人”、“活死马”,吓唬阿赛台吉,逼着所有鞑子尽快撤离。

随着民堡里面的惨叫声越来越小,内心无比震撼和舒畅的家丁民兵们,再次高唱“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的军歌,潇洒撤离。把在后方黄土塬顶部看热闹的,榆林卫军头代表惠显、刘廷杰看的目瞪口呆。

天刚刚亮,阿赛台吉派出的侦查骑兵,就赶到昨天晚上的“火焰山”探查情况。

除了少数浑身严重烧伤,还不断咳嗽的,几近精神失常的鞑子战兵,其余的全部死亡,且死状极其恐怖。

附近河谷里,侥幸逃出活下来的战马,身上的毛发全被烧光,还有很多被烫伤后,形成的大血泡,不停的因为疼痛发出可怜的嘶鸣——不知道它们能不能活下来,但肯定不能驾役骑乘了。

这些鞑子侦察骑兵,并不是废物孬种,他们给阿赛台吉汇报了几个重要情报:昨晚参战明军不超过一千五百人,战马绝对不超过两千匹,也没有发现重型火炮的发射阵地。

民堡内外没有发现任何残留炮弹,也没有被火炮攻击过的迹象。应该是小股明军偷袭,并用大号鞭炮故弄玄虚。

因为那么高大的民堡,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清楚,组织一次相对成功的夜袭火攻,并且快打快撤应该不难。

李似虎、大台吉已经被昨晚的特大型篝火表演吓坏了。马上组织全部人马,裹挟上抢来的物资和妇女,沿着南北走向的无定河河谷逃离米脂县。

河谷最窄处,也有八九百米,没有二三万明军,根本不可能堵截住他们。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经过小半个月的战斗,清楚知道陕北明军的虚弱。

阿赛台吉此时还有两千多战兵,约五千匹马。他把部队分成前后两部分,战兵配置上是前轻后重。中间是抢掠来的,接近三万只的牛马羊驴和骆驼,还有数量众多的马车、驴车。

准备遇到危险和堵截时,就逼迫牲畜群去冲阵,并打开缺口。这一招过去屡试不爽,就算遇到佛郎机或者红夷大炮都不怕。

历史上,游牧民族和贱奴就是依靠数量庞大的战马集群,所带来的超高机动力,一次次躲过,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原农耕民族的步兵围堵,还能以少胜多、逃之夭夭。

现在的小衙内,不可能头铁到与鞑子硬碰硬。除非有现代坦克和重机枪,否则没有任何军队能在河谷中,堵截几万只受惊狂奔的牲畜。

更不可能效仿上次,峡谷“V”字形包围,因为河谷太宽了,还被无定河分割成东西两部分。这种地形,理论上最适合骑兵快速通过或者决战,根本不是小衙内现阶段的草台民兵,能抵抗住的。

况且,与夜间偷袭民堡不同,现在的所有鞑子,都憋足一口气要逃回大草原,正应了中国兵家的那句话“归师勿掩”。

与提心吊胆一晚上的鞑子不同,所有的民兵和家丁,火烧民堡后,就躲进鞑子撤离必经路线上的十几个民堡中,安安心心的睡觉休息,补充体力。

他们中的很多人,与民堡里的族长、土财主都有姻亲、族亲关系,人家也愿意接纳这帮敢打敢拼的英雄好汉。

小衙内则舒舒服服的躺在,装有热水的木盆里,由自己的老情人,米脂县大地主艾举人的前小妾“苏大同”,先给自己清除淤堵、排泄火气,再沐浴搓澡。大凤二凤哪见过这种场面,已经羞得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苏大同”,只是附近百姓对她的蔑称,真实的名字,她自己都不记得了。

这个老情人现年三十一岁,是艾举人早年间从山西买回来的“大同婆姨”。她骨架大,身材丰腴,功夫高超,年轻时有“满床飞”的艳名。

随着年龄增长,还有女人间的争宠宫斗,艾举人对她越发冷淡。一开始苏大同有四个使唤丫头,后来变成两个,最后她自己变成了下人奴仆。

这次鞑子入寇,艾举人带着全家老小、宠物猫和宠物狗,躲进米脂县城,苏大同却被留在民堡里。因为避难百姓太多,身单力薄的她,只能住在牲口棚里自生自灭。

幸亏苏大同在民堡上面,看到路过的小衙内旗帜,大喊大叫,才有了这次的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