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北上 (第1/2页)

环境优美的玉渡山根据地,正式更名为“风景观光区”。

在榆林军的护送下,河北地头蛇冯铨,召集大批附近的地主豪绅、闲居官僚,偷偷躲到这里。老话“小难避于城,大难避于乡”,是有道理的。

真实历史上,投降贱奴的永平城废将孟乔芳、户部员外郎陈此心、乡绅士子宋应元、白养粹、崔及第、贾维钥、杨熠等人,响应冯铨的鼓动,陆续搬迁进来。

后来为贱奴铸造红夷大炮,起到决定关键作用的永平废将杨文魁、一队手艺精湛的永平铸炮工匠,也被小衙内收买或者忽悠过来。

当他们摘下眼罩时,几乎不敢相信,北京城外的山区里,竟然有这样的世外桃源。

不光有一栋栋,风格独特的木制别墅,还有诸多的民间艺术家,为他们接风洗尘。

尤其是传说中,夜袭敌人大营、单挑济尔哈朗、团灭近万贱奴的小衙内,竟然为他们亲自献唱古风歌曲:“我自关山点酒,千秋皆入喉,更有沸雪酌与风云某,我是千里故人,青山应白首……”

榆林军所有高官,除了给他们一一敬酒,还赠送了貂裘大衣。这其实都是当年红歹是,拉拢、招抚这些大汉奸的手腕手段,现在都被榆林军,提前全套学过来了。

历史上,“伟岸善骑射,能以一箭坠双雕”,被红歹是委任为,镶红旗副都统的孟乔芳等,被大明罢官免职的武将,各个热血上头。

没有人愿意平凡到老,大干一场、建功立业的心思,重新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当他们在玉渡山风景区,冰钓、滑雪、溜冰、狩猎,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脚踏黑白两道的冯铨,“不小心”泄露了天机。

河北京畿一带的各路黑道大神,偷偷云集大战过后的九龙山,趁着战乱没人管,把那里挖的千疮百孔。

胆子越来越大的他们,后来干脆大白天,明目张胆的盗墓,几百条盗洞纵横交错。为了划道抢地盘,黑道大哥们没少火拼和黑吃黑。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参与的人实在太多,真相反而就被逐步掩埋起来。

姗姗来迟的,陕北“鉴宝专家”,兼大学教授级别的虎妞她爹,被姜老头派家丁主动捆绑起来,连同尤贺氏的物资补给队,一同押运过来。

猴精的姜老头表示,我们必须收取“知识产权费”,价格不高,交易费的半成足矣。心里却在庆幸,这个废物儿子,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有这位高级知识分子的加盟,榆林军再也不怕被奸商坑蒙拐骗了。

在苏大同精心挑选的美女伺候和监视下,虎妞她爹爆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他与冯铨、孙之獬组成“拍卖专家团”,召集河北京畿一带的名流,将存货快速出手。

主要是不方便携带的名贵瓷器、中大型古董、在陕北卖不出好价钱的名画,等金代帝王陵墓陪葬品,还有遵化城缴获来的其他古董文物。

取而代之的是粮食、棉花、油料、硫磺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通过山路,偷偷运进根据地。

曾经被献给济尔哈朗,“有殊色”的白养粹女儿,很快就钻进小衙内的被窝。看在人家女儿卖力配合的份上,白养粹火速蹿升为,承德林业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

有他做样板,大批地主豪绅,携带金银珠宝和家眷,逃离战火不断、岌岌可危的市镇,参与到公司发展建设当中。他们很满意这种避难、赚钱两不误的操作模式。

有资金、人才和流通渠道,原本停滞不前,相当于大明铸币厂的铜矿开发,马上进入快车道。

精通铸炮的杨文魁,指挥永平专业铸炮工匠,借助当地丰富的铁矿石,先锻造没难度的老式炮筒爆米花机。傻瓜都知道,战争一结束,这东西保证大卖。

冯铨和孙之獬,也赶紧催促家里,带钱、带专业人才、带家族美女过来。古董文物卖的差不多了,必须在铜铁矿里分一杯羹。

崇祯三年正月十五刚过完,小衙内率领1000名榆林骑兵、600多名明军夜不收和永平废将家丁、1000名燕山山地步兵出发了。

随行的将领,除了贺人龙、孟乔芳,还有被王世国将军救下来的,贱奴着名叛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注:也就是刘兴祚)。

逆行北上的混编队,沿着燕山山谷和河道,往喀喇沁部落,所在的赤峰地区进发。

月朗星稀,前方山区盆地里的牧羊犬,叫唤的声音非常大。白天远处观察时,这里有大约三百柱炊烟。

不同于森林密布的燕山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