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您怎能如此草率 (第1/2页)

朱标则好奇地询问:“苏先生,是否还能再次启程。”

苏铭望着朱标的期待,心中暗笑,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积分消耗的大工程!“待时机成熟,自然会再作安排。”

他淡然回应。

朱元璋眼神闪烁,忽然提议:“不如立四皇子为储君如何。”

朱标闻言,脸色微变,满是抗拒。

“父亲,您怎能如此草率。”

朱标礼貌中带着不满。

苏铭不置可否,心中暗自嘀咕,这事儿跟我何干?我只是想借此机会赚取积分,岂能卷入你们朱家的皇位之争?

朱标见苏铭不愿多言,只好退一步,试探性地问道:“先生,您有没有解决之道。”

苏铭闭目养神,仿佛未闻。

朱标心中焦急,却也明白,苏铭无意插手他们朱家的事。

朱元璋虽对苏铭的建议抱有期待,但并未强求,他知道苏铭并非凡人。

这次时空之旅给他带来的震撼,让他重新审视未来的帝位传承。

他表面上平静,内心深处却视苏铭为超脱尘世的存在,期待他能为大明带来和平与智慧。

而此刻,朱标和朱元璋正沉浸在各自的心思中,苏铭则悄然选择避开他们的追问,沉浸于自己的计划中。

这场跨越时空的交易,究竟会给大明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

在璀璨星河的指引下,苏铭被赋予了大明国师的使命。

朱元璋凝视着他,语重心长:“苏铭,我们从彼岸归来了。”

他的思绪飘向远方,“不知老四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是否还会追逐那个朱允炆的影子。”

他感叹道,仿佛匆匆回归的时间并未让他适应这里的节奏。

“朱棣的帝位之路如何,你有何见解。”

朱元璋询问,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

苏铭摇头,回答简洁有力:“无解,唯有命运三重奏。”

他提醒道,一旦回归,彼岸的世界便与这里渐行渐远,朱棣的未来,是朱棣自己的抉择。

“只要他承袭你的传承,名正言顺,必将成为一位明君。”

朱元璋审视着,但对这个世界的朱棣仍存疑虑。

“那么,这个世界中的朱棣呢。”

他问,声音里隐藏着一丝深沉。

“陛下担忧他会偏离正轨。”

苏铭洞察朱元璋的心思,轻声道,“或许预防是最好的策略。”

朱元璋眯起眼,那是一种帝王特有的决断,他甚至考虑过亲手监禁朱棣。

苏铭心中一凛,时空的干涉开始显现,朱元璋的预见能力悄然觉醒。

他对朱棣的认知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同苏铭看待他人般,无法完全共鸣他们的感受。

这些人在他眼中,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你的意思是,以防万一,有必要采取极端手段。”

苏铭谨慎地回应,试图缓和气氛。

朱标闻言,脸色微变,内心紧张却不敢多言,因为他深知这位父亲的行事风格。

大明的皇室规则明确,朱棣只是众多子嗣之一。

为了国家的长远稳定,牺牲一个儿子对朱元璋来说痛苦,但与大局相比,个人情感微不足道。

朱元璋的无情,让苏铭深感帝王之威。

“不必如此,”苏铭思索片刻,朱棣在眼前还是一个青涩的少年,尚未褪去那份中二的热血,“他现在并无明显过错,且未有谋反之迹,无罪而罚,不合情理。”

“不要以未来的视角看待他,他是你的血脉,大明的未来需要他的力量。”

苏铭提醒,庆幸自己与这位帝王没有血缘关系。

朱元璋紧锁眉头,尊重苏铭的意见:“既然你觉得不妥,那就由你来引导朱棣的成长。”

“至于他与徐家的联姻,也需重新考虑。”

朱元璋转向朱标,目光坚定,“你知道,朱棣曾仰仗徐达的势力,如今应有所防备。”

朱标轻轻颔首,心中同样忧虑。

但他犹豫道:“当初我们与徐达的约定……现在反悔,似乎不妥。”

这关乎皇家颜面,更关乎徐达的地位——大明军界的砥柱,无人能及。

朱元璋坚决地点头:“婚约之事,不宜轻易更改。

那就等到徐达不在时再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