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真正的意难平,抗战牺牲的战士们 (第1/3页)

「本期盘点也进入尾声。」

「关于载湉的意难平,有,但不多。」

此时的金榜画面之中。

出现了光绪执政期间的画面。

画面中的大清正与日本进行甲午海战。

在得知大清北洋海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消息后。

载湉焦急万分。

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在宫殿内来回走动。

无奈的语气对底下的军机大臣呵斥道。

“北洋海军快要全军覆没了...。”

“那援军呢?”

“援军到哪了...?”

“为什么不去支援北洋海军...?”

底下的军机大臣跪在地上。

小心翼翼说道。

“皇上,援军属于各个派系。”

“领头的各自猜忌,想要保存实力。”

“谁也不愿意出兵。”

载湉怒火中烧。

“够了!!!”

“不用再说了....。”

“朕懂你们的意思...。”

“朕不会求着你们出兵。”

载湉悲痛万分。

“朕不用你们带兵去。”

“你们给朕三千兵马...朕亲自去前线支援。”

“大不了战死阵前...还能落得个好皇上的名声。”

然而。

面对载湉的这个决定。

底下的大臣却无一人胆敢应答。

载湉这个傀儡皇帝。

纵有一身抱负。

却没有相应的手段和实权。

......。

大汉。

看到载湉的表现。

刘彻冷哼一声。

一个皇帝。

混到连三千兵马都凑不出来。

也不知道这个皇位是怎么坐得稳的。

很显然。

对于载湉的能力。

刘彻是看不上的。

兵权政权都没有。

这皇帝做的还真是憋屈。

跟他刚即位的时候一个鸟样。

但是他刘彻至少把权力夺回来了。

而载湉就没这个能力。

......。

大秦。

载湉的所作所为。

到让嬴政有了一丝的刮目相看。

清朝虽然拉胯。

至少这个光绪帝是有骨气的。

宁愿死,也要留下个好名声。

就这点看。

如果是一个盛世。

光绪未必就不是一个爱民的好皇帝。

只可惜生不逢时。

大清如此提防华夏汉人。

又怎么可能会获得汉人的全力支持呢。

毕竟没人愿意热脸贴上冷屁股。

看到这里。

嬴政摇了摇头。

这清朝的皇帝。

思想封建的很啊。

他嬴政尚且知道集六国之才为秦国所用。

他们大清倒好。

既想让马儿跑。

又不想给马儿草。

......。

文字盘点继续。

「站在载湉的角度。」

「身为大清帝王,他想要挽救江山社稷...许多事情无力回天。」

「确实有着诸多意难平。]

「但是站在华夏人的角度。」

「有着远超载湉十倍,百倍的意难平。」

金榜盘点推进到这里。

开始出现一些短视频片段。

第一个出现的,是中日甲午海战中。

大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前的画面。

“致远”号北洋舰上。

指挥官“邓世昌”(广东人)已经知道北洋海师即将要全军覆没。

他并没有选择临阵脱逃。

看着遍地都是硝烟残骸的海平面。

看着仅剩不多。

即将要被击沉的北洋舰队。

和死伤惨重的战友们。

他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但随后。

邓世昌眼神立刻又坚定起来。

朝着自己所在的“致远舰”全体官兵发出了最后的指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