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蔡德珪 (第1/2页)

就在董卓决定出兵的同时,荆州,襄阳,州牧府中,荆州文武齐聚于此。

荆州牧刘表坐在他的位置上,愁眉苦脸:

“诸位,今日,找你们来,是商议一下我荆州的大事。

你们也都知道,袁术登基称帝了,朝廷下了圣旨让我荆州出兵讨逆,但是董卓却又屯兵在我荆州周边,其意图不言而喻。

如今我军并未出兵寿春,相信董卓那边马上就要大军压境了。

诸位,都说说你们有何好的建议,我荆州该如何应对?

如果能够让我荆州幸免于难,老夫不吝赏赐……”

刘表的话让下面众多文武都是互相的窃窃私语,但是却并没有人主动站出来。

而刘表也是没有催促他们,而是继续在自己思考着。

不战而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自己这么多年的打拼,才坐稳荆州牧的位子,怎么可能看到董卓的兵力多就直接投降?

打肯定是要打的,现在是要考虑如何打?

看到无人主动站出来,刘表把视线投到了蔡瑁和蒯良的身上。

这二人是荆州文武之首。

蒯家和与他相好的家族,掌控了几乎所有的文官系统。

而蔡家则是掌握着除了江夏黄祖,和长沙刘磐之外,八成的兵力。

剩下的两成,在刘表的心腹王威的手中,只有一万多人。

最后还是蒯良这个荆州别驾主动站了出来。

“主公,董卓屯兵周边。其用意不言而喻。

要是我军前去奉旨讨逆,难保董卓不会趁荆州空虚而来偷袭。

到那个时候荆州危矣。

但是我军虽然知道会有这种后果,也是处于两难之地。

不去讨伐袁术,必然是给了董卓出兵兴师问罪的绝佳理由。

所以现在我军也只能是做好防御的准备。

董卓大军三路,每一路都是十万战兵,算上那些后勤兵种,差不多有四十万之众。

而我军现在只有不足二十万,而且还要防备扬州,董卓可战之兵倍于我军,所以形势不容乐观。

具体怎么打还得看德珪的……”

刘表,以及其他人的目光随即就都转向了蔡瑁,蔡德珪。

蔡瑁是荆州的水步军大都督。

而且蔡家和蒯家同样都是荆襄最顶级的超级家族。

不过蔡瑁看到众人都看向自己,也是有些心里发虚。

实在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荆州久未经历大的战乱,士兵的训练可想而知。

尤其是蔡家大量的子弟都在军中任职,每天都在忙于什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过现在他也不能直接说出实情,要不然岂不是显得自己无能?

“嗯,我荆州士兵的战力还是不错的,但是数量问题确实不足……

刚才子柔大人说的对,我军除了驻守各地和防御扬州之外,兵力也就只有不到董卓军的一半,所以,要想确保荆州的安全,还需要加大征兵的力度,只有兵力足够才能抗衡董卓……”

虽然蔡瑁推脱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荆州士卒平日的表现,大家多多少少都见过,但是最大的问题也确实是有数量的差距。

对于蔡瑁想要征兵扩充军队的说法,换做以前,可能还被当成蔡瑁想要扩展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在董卓大军压境,但是有很多人还是赞同的。

和蔡瑁关系极好的水军副都督张允马上附和道:

“主公,我觉得征兵应该多多益善,毕竟董卓那边兵力实在太多了……”

刘表也是点点头:

“嗯,征兵确实很有必要,子柔,我荆州府库里还有多少兵器衣甲?”

蒯良回忆了一下,说道:

“回主公,襄阳府库里的物资可以再招募十万兵,其他各郡县应该也可以再征十万兵……”

“哦?这么多?”

刘表,以及很多人都是有些吃惊。

荆州居然有足够装备二十万士兵的物资没有动用?

一个个都是露出一些喜色。

要是荆州再多出二十万大军,或许就不用怕董卓了。

不过这里面有几个人并没有面露喜色,反而是表情有些怪异。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蔡瑁,他刚才听了蒯良的话之后,眼神之中可是露出了一丝恐慌,但是马上却又板起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