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瓦邦军联合动员 (第1/2页)

景西南县,又称孟囊,坐落在邦康南方,衔接勐拉县与景东市,是佤邦联合军稳固的南部防线。

此刻,这座偏远的山城内,满目皆是从前方溃退下来的佤邦士兵身影。

景东会战中,一万五千余名佤邦军在景东北部的密林地带遭遇军团重创,溃不成军,鲍有翔为保实力,断尾求生,下令各部分散突围。

最终狼狈逃至景南县境内。

到达景南县之后,鲍有翔试图重整这支溃散的军队,却愕然发现能够有效重组的兵力仅剩不足万人之众。

其中一支前往突袭孟宾县的步兵旅几乎全军覆没,迫击炮兵亦伤亡惨重,原本派出的两万大军,如今归来者寥寥无几,尽是些残兵败将。

而敌军紧随其后,迅速推进至达邦镇与孟洋乡,驻扎两地的佤邦军残部及民兵队伍纷纷发出紧急求援电报。

原本鲍有翔希望他们能够坚持防守一阵,但达邦镇的部队很快便失去联系。在参谋长赵岩伦的提议下,鲍有祥不得不下令孟洋乡的部队撤离城镇,转为游击战模式,自行寻机反击。

但他深知,敌人必将进一步北犯,目标直指厦南夏区乃至E明区域。若景南县失守,邦康首府将丧失南部护盾,直接暴露于敌军铁蹄之下。

因此,鲍有祥以佤邦联合军总司令的身份,发布了全面动员令,要求各部民兵火速集结至邦康与景南县,各村镇、山寨成立民兵及游击队,开展游击战,誓死扞卫佤邦!

随着命令的传达,佤邦特别行政区内的各级机构迅速响应行动。在这全民皆兵的佤邦,每户人家的男性都曾接受过系统化的军事训练,佤邦甚至曾在邦康设立短期军事学校,供各乡镇的民兵、游击队军官进修学习。

如此一来,在极短的时间内,佤邦便成功动员了上万名民兵力量,犹如一张严密编织的防护网。

除男子外,女性也加入其中,一些体格强健的女子组成女子游击队,手持枪械;一些女子则投身于佤邦各地小型工厂,全力生产各类军用物资。

可以说,在佤邦这个军阀统治下的普通民众,无一例外地被卷入了这场战争漩涡。

“北部的两个步兵师已抵达邦康,各地民兵部队初步集结完成,加上景南的部队,我们现有三万五千余人的兵力,这已是佤邦的极限了。”在景南的佤邦军营中,内务部长吴建业正向鲍有祥报告动员状况。

两个步兵师约有一万五千人,整合后的景南溃兵尚有近万人,这意味着动员起来的民兵数量已超过万人之多。

倘若计算上在景东战场和孟宾县损失的一万人,这场战争实际上已动员了相当于佤邦五分之一人口的兵力。要知道,整个北佤邦特区总共才四十多万人,这样的动员比例堪称极高。

“还不够!如果我没算错,应该还能再动员几千人!”此刻,鲍有祥眼中泛红,如同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盯着地图上不断遭受攻击的南部防线,准备倾尽所有。

吴建业劝道:“如果继续动员兵力,最多也只能再动员五千人,但那样我们的生产和后勤保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鲍有祥坚决回应:“一旦邦康失守,我们的生产和后勤都将荡然无存!”

他深知,邦康如同他的心脏,正如老街对于果敢军,勐拉县对于勐拉军的重要性一样。若失去根据地,没有人口基数招募新兵,没有兵工厂制造武器装备,他将无法如多年前那样,在巫秋依靠游击战术独立生存。

何况,金三角丛林难以维系大规模部队,回想当年他带领三四千人脱离缅国联合军独立时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分。

经过三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佤邦联合军才得以成长为缅国最大的地方割据武装势力。一旦失去邦康与其他几座县城,佤邦联合军将被打回原形,只能在丛林中艰难求生。

更何况,现今科技进步迅猛,早已不再是当年他们手持几把枪就能在丛林中与政府军周旋的时代了。

从景东战役的挫败中,鲍有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绝不容许邦康轻易落入敌手。

“命令各部队向景南山区转移,各部灵活寻找战机,在丛林中歼灭敌人!同时传令各村镇、山寨,凡击杀一名敌人赏赐一百元!”

鲍有祥决心动员所有人,包括山野山寨中的少数民族,发动一场泥沼战争,将敌人深深拖入其中。

“司令!快开电视!”这时,一名军官疾步跑进:“景东!景东电视台的新闻!”

鲍有祥一愣,参谋长赵岩伦立即打开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