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滔天大罪 (第1/2页)

好书推荐: 这也叫游戏

第13师和第14师都是属于南方战区的常驻部队,归属韦伦领导。尽管这两支部队仅由轻步兵组成,每个师只有八千人左右,但如果跟直属缅甸名誉总参谋部的第11、12机动步兵师以及装甲师、炮兵师和各种独立部队相比较,它们却是韦伦手中的最大倚仗。

即使是在集结四万军队北上并在东吁与敌军团激战之时,韦伦也未曾动用这两个师,反而是调动了两个机动步兵师、一个装甲师及若干独立部队组成了这四万大军应战。结果损失惨重,伤亡达到三万之众,一度陷入危急局面。

从仰光省撤退至毛淡棉时,韦伦第一时间把这两个师撤出,却让其他部队留在后方抵挡军团的进攻。加入缅甸联合政府防卫军之后,这两个师依然直接受韦伦指挥。

如今韦伦将这两个主力师带走,直接导致了萨尔温江防线的土崩瓦解,加上各部队之间的联系中断,使得毛淡棉变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众多缅军部队纷纷仓皇逃窜,萨尔温江防线迅速全面崩溃。

在景东红警基地内,王耀收到南方战线第一路军的最新战报,得知韦伦带领两个师私自撤退,造成缅军萨尔温江防线崩溃,仅仅三天时间,军团就突破了防线并对溃败的缅军部队发起猛烈攻击。

毛淡棉战役已进入尾声阶段。红警侦察机发现有两个缅军步兵师向东撤退,空军部队对其展开追击和空袭,但仍有多达上万人成功撤入东部的弄本山脉。

弄本山脉以东是一片山间平原,妙瓦底位于这片平原的中心地带,它与暹罗王国以莫伊河为边界。根据情报,这支缅军很可能逃进了这个地方。总参谋长陈霖在墙上大屏幕的地图上标出了妙瓦底的位置。

这片山间平原虽不大,却拥有二十多万人口,而且由于地理位置靠近边境,当地民众除了种植水果和从事毒品交易外,还参与电信诈骗和人体器官黑市活动。妙瓦底的名字在国际社会上早已臭名远扬。

前往妙瓦底必须翻越弄本山脉,而通往这片平原的山路仅有两条。王耀认为韦伦不太可能会选择在这两座山脉进行顽抗。这位擅长逃跑的将军根本不可能有坚守的决心,更何况他连萨尔温江那样的天然屏障都不顾,怎么可能会在意一座山脉?

要知道,军团正是从金三角的重重山脉之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区区弄本山脉,绝对阻挡不了军团前进的步伐!

陈霖指出,韦伦很可能会试图从这里撤入暹罗王国。他沿着第八十四号公路指向东方,越过弄本山脉,穿过妙瓦底,进入暹罗王国领土。妙瓦底与暹罗王国之间只隔了一条狭窄的小河,两地边界的城镇几乎连成一体,两国居民时常互相来往。

此外,侦察卫星显示缅国海军舰队正在向南移动。陈霖推测暹罗王国可能已经派人接触缅国海军舰队,给出一些优惠条件,意图策反他们投靠暹罗王国。然而缅国海军希望在新政权、新中国获得一定权力,王耀则坚决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给他们家人团聚的机会已是极大的宽容。然而对于权力的渴望,他们似乎超越了对家人的亲情。

如果缅国海军舰队真的投靠暹罗王国,必将遭到军团无情的报复,尤其是那些在缅国各地被军团俘虏的海军高级将领的亲人,包括他们的父母、妻儿乃至亲朋好友。

当军团进攻内比多时,由于攻势迅猛,许多缅军高级将领的家属未能及时撤离,被包围并最终被军团俘虏。

对此,王耀表示:“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回来后,我也不会允许他们继续保持现有的特权和资产,顶多只能让他们‘全家团聚’而已……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他们自身没有犯下滔天大罪。”

稍作沉吟后,王耀下令让徐乾优先清除孟邦和克伦邦残存的缅军以及少数部族武装势力,并追击韦伦率领的这支缅军残部,至于最南端的德林达依省,则需要提前派兵占据各重要城市,同时也要警惕暹罗王国军队的突袭。

此刻的暹罗王国正在接触缅国海军舰队,恐怕已经开始备战,打算跟军团一较高下。

王耀指示情报部门加强对暹罗王国的渗透工作,目前缅甸国内只剩下北方的联合政府防卫军以及几个难以成气候的小股力量。其中规模较大的只剩下北方克钦邦的联合政府防卫军,其他邦的武装割据势力中,只有一个克伦军人数超过一万,其余少数部族武装力量大多仅数百人至两千人不等,他们依靠缅国边境地区复杂的山区和原始森林暂时躲藏,但随着军团兵力的不断增多,这些盘踞在边境的少数部族武装终将难逃被剿灭的命运。

然而当下必须提防暹罗王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