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方府纳妾姚家姑 (第1/3页)

方府台纳妾的日子总算是到了!一大早上整个城里都很热闹,这已经是方府台纳的第十九个小妾了!

虽然这几年各种宴会,连续纳妾影响了方府台的升迁评级,但对现在升迁可能早已不大的方府台来说只要保住官位就好。自从方府台娶第一个小妾发现随礼来钱来得快,他就越来越热衷这项活动,而且在朝廷法度的极限范围内,只要是能举行的活动,他几乎都做过,也是本朝在此项法度上管理不严,据说这给州官以上随礼不超一千两隐含的问题早有法家的人提出,但却总是改不了,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在我们方府台的带领下当地人也是有不少人家越来越爱面子,越来越爱举行各类宴会,随礼攀比的风气也是渐渐起来。当然作为一方州官,方文清要是参加,大多时候的贺礼都是本人墨宝。

一大早上,城里热热闹闹,连花魁游街之后因为阴云和风雪不见了的太阳也露了出来,阳光照射而下在这冬日里带来了一丝暖意。

一位位幽州城有头有面的人物都准备好了一份最大面额一千两的随礼,但对有些人也不只是这样,至少有几家的装随礼的信封似乎是某种珍贵金属制成,怕是信封的价值已经是超了千两,还有些人送的是书,书里面加一张特制的书签或是暗藏夹层。

在方府里面招呼来人的方文清,知道这只能是填补亏空的手段之一。对于方府内部的布置方文清也在不断地注意着,今天新增的很多仆役都是府衙或是八方门的人,就等着夜含香出现,只是这帖子里夜含香要偷的究竟是什么?这夜含香帖子里不明说,人也难以判断;不过方文清也不怕,这些天他早已将有影响、贵重的东西,在外面有守卫的前提下秘密收了起来。

回想起自家从青衣真人那里得到的朝廷要派钦差来幽州审查的内幕消息,方文清不得不感慨这些走私的胆子之大,人面之广;虽然对青衣真人的目的有所怀疑,但他们早已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方家以前也算是书香门第,虽未有人做官但也是教书育人颇有名声,到了他方文清这一代却大都不成气候,丢了教书的担子,只是胡来,每年消耗日渐庞大,方文清这些年来大半所得都寄往了老家,购置田产等生财之物。而平时老家一族人都风雅非常,日常花销根本降不下来,账面上也就是勉强的平衡,要一下次抽出大笔钱财填补亏空除非将自家铺子、田产抵押;可这比方文清在这边想办法更加难以实现。而上次方文清回去老家那边他的几个孙子也都要婚配了!可以说一大家子不仅不能支持方文清,还要从他这里继续汲养。本来方文清也想将老家的子嗣招来帮自己,也算是想办法把他们安插进官场来,可惜没有一个愿意和他在这幽州苦寒之地待着。

“老喽!只能趁着活着多置办些!儿孙自有儿孙福!”准备着自己新郎官服饰的方文清叹息一声,回想起过去:老家的两个儿子一文一武都是请名家教授,小时候很乖他便也一直惯着,等到大了,他也升官被派来这幽州做府台,两个儿子却以学业为由没一个愿意跟着来的,这么一来夫人也只能留下来看顾着两个儿子,免得有什么意外!现在这幽州府内宅是他来这里娶的平妻刘氏主持,刘氏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自从知道自家老爷的想法之后,方家在幽州的这位夫人刘氏除了想办法要求自家老爷要顾着点这边,给女儿置办些嫁妆。最后在本地花了近万两银子,置办了三个铺子和两个庄子就再没说什么,到是比老家的一帮子要懂事。至于一众小妾也就是图个新鲜,图个一时的清快!整个后宅的强烈需求,也让他没有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修为。

这纳妾来往的宾客自然不少!不仅有幽州城的各级官员、富户;还有一些远道而来的城主,地主,武林人中也来了一些,比如武林世家秦家。几年前,月朝宝藏之前大丐帮事发的时候,正是这秦家人联合其他武林人士蒙面秘密的将本州的大丐帮分舵一窝端了!让事后反应过来的方府台在救回自家小妾的同时,也少了一个可以抄家发财的机会;也为这事里夫人刘氏因为新娶小妾骗他的事情发了个大脾气!

而方府内宅,此时正有一个穿了一身红艳艳的盛装,却始终不肯打扮的姑娘在那里哭哭啼啼。这姑娘正是这次方大人要娶的小妾,一边的方家二,不!大夫人刘氏正在劝说。

对刘氏来说自家老爷早就不行了,那里清的和稀汤一样,进来一个小妾,过了头两年那个喜悦新鲜的劲头,没有子嗣,也就是一个普通的陪房丫头,她也当这些小妾是这么用的,可以说刘氏还是很有手段!只是老爷有时候对那些小妾兴头起来了,或是小妾缠着不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