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小耘港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筠湖。

鹭遥县,齐水镇,小耘村。

曾经喧闹一时的渔村在两年前突然的搬迁了。而后,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在渔村的地基上拔地而起。

渔村的码头,也修筑成了更加宽大的码头。

不错,这里正是张宝安未来海军的摇篮,目前乾江舰队的军港之一,小耘港。

港口外面,常驻着一个江防旅和一个步兵旅,方圆二十公里内,都是军事禁区,陌生人是不可能进入的。

小耘港除了是军港,还是海军军官、士兵的培训学校,在把旧渔村的建筑推倒之后,在原有的基础上,修建了指挥部、校舍、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建筑。

目前,海军军官学校和士兵培训学校第一批总共有学生一千八百余人,第二批学生两千余人,训练完成后,足以满足张宝安规划的乾江舰队所需要的人数了。

但是在此之前,张宝安别说海军,就是乾江舰队的人数,都还处于短缺状态,只能等到明年,第一期的海军人员培训结业,才能缓解这种情况。

因此,哪怕是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目前港口的码头上,停着的战舰也就五艘,其中四艘为Z级驱逐舰,也就是后来命名的勇字级驱逐舰。

除了前面的两艘勇敢号、勇气号,又新增了勇力号,勇武号。

另一艘,则是诞生于海军假日末期,自由灯塔国的条约重巡洋舰奥尔良级,如今被命名为青云级。

因为只有一艘,也被称为青云号。

如果只是比排水量、装甲和主炮口径,青云号并没有现在列强国家的重巡厉害。

毕竟这个世界,可没有海军假日,也没有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所以军事竞赛一直都在。

当然,军事竞赛没有穿越前的一战后那么凶猛,但一直在持续。

到了现在,列强海军的重巡一般排水量都在1.6到2万吨之间,装甲厚度也比条约级重巡要厚很多,至于口径,基本都是240和280毫米口径。

而青云级的排水量只有一万余吨,主炮口径只有203毫米。

好在青云级只在乾江和近海航行,不会参与远洋行动,远洋行动需要的巡洋舰,张宝安另有安排。

在军港上,除了五艘军舰,还一字排开了4艘风帆训练舰,这些都是为海军学校配备的,是训练海军基础知识所使用的。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张宝安的第一批官兵,就是他招募的一批外国退役海军军官,在这样的训练舰上训练出来的。

当然,随着海军培训教官团队的出现,张宝安已经把这些外国的海军退役军官礼送出境了。

除了四艘训练舰以外,在军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两艘涂着银灰色艇壳的潜艇了。

如果是资深军迷,肯定会惊呼—U型潜艇。

没错。这就是穿越前二战中,三德子最负盛名的U型潜艇其中的一个型号—VIIB型。

这种潜艇水上排水量753吨,水下排水量857吨,续航能力6500(水面)/90(水下)。

舰首拥有4具38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尾一具380毫米鱼雷发射管,同时还有一门88毫米炮和一门20毫米炮。

这并非是三德子最强的一型U艇,但是目前作为训练舰,还是非常棒的。

不过,小型海军教官团队,每次培训的海军潜艇官兵只有200人,所以有一艘训练舰已经完全足够了。

这艘战舰正常载员44人,如果教学的话,还可以多进入二三十人,三个班级合用两艘潜艇,完全足够了。

跟潜艇比起来,另一个兵种就显得隐秘得多了。

那就是海军航空兵。

既然是海军教官团队,又怎么会没有海军航空兵的培训团队呢。

可惜的是,目前张宝安还没有航母,就算有,暂时没有海岸线,拿出来也没有用,所以张宝安只能在岸上修建了一座水泥航母,用来进行海军航空兵的着舰训练。

目前,第一期的海军航空兵有飞行学员36名,第二期72名。

短时间内,张宝安是不会有航母的,所以这些飞行学员毕业后,会暂时成为岸防飞行员,等待航母的出现。

而且,还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张宝安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抽到一款海军的战机。目前训练使用的,依旧是空军的P38战斗机。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看,暂时使用这款战斗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