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自古以来 (第1/2页)

这名俘虏挖到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不过看起来不像是天然的,因为上边有凿子凿出的纹路。

墓碑?还是墓外边的雕塑?

黄胜光与另外三名教授讨论了一阵,决定先把这石头给挖出来再说。

于是,他们退到一边,又招呼来几名战俘,开始小心的向下挖掘。

一个多小时候后,这块石头的轮廓出现。不过还被泥土裹着,但是看起来却是长方形的。

“大概率是墓碑了。”

黄胜光说着,再次跳进坑内,同时喊道:“快,去取一些水来。”

不一会儿,两名学生抬着一桶水走了过来。

这里不比大宸国内,是位于半沙漠化的地区,水资源非常的宝贵。

所以不可能一瓢一瓢的用水来冲洗,只能先用刷子把泥土基本都刷去,再用湿毛巾进行擦拭。

就这样小心的弄了两个多小时,这块石碑才露出了字迹。

“大楚都护府将军王林之墓。”

中间最大的一行字,终于确定了这就是一块墓碑。

王林,大楚王朝第二任安西都护府都督将军,也正是在他任上,大楚的安西都护府达到了疆域的最顶点。

几千年来,能人辈出,但能在史书留名的,无一不是个中翘楚,这位王林也是一样。

史书记载,王林不辞辛劳,亲披坚执锐,二十载兴师,灭国三十余,扩疆万里。

短短二十来字,记载了多么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而这大楚,又无疑是几千年来王朝中疆域面积最大的一个。

其中多半要归功于王林这二十余年的征战,将基本已经成型的大楚版图再次向西扩张了几千里。

按照大宸历史的说法,为大宸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可惜的是,这位都护府都督将军,年仅四十出头,就因奔波劳累,病死于任上。

由于距离家乡路途太过遥远,王林死后,就葬于都护府的区域之内。

当然,在王林的家乡,还有一个王林墓,那不过是一个衣冠冢而已。

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想要在大宸史书上留名,得多卷。就算王林这么大的功绩,在史书上也就短短二十来字的描述。

就连功绩都只有短短二十余字描述,那他死后安葬的信息,也肯定只能在一些其他的史书或者资料中存在只言片语。

而黄胜光能找到墓地所在,可想而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他不仅亲自到王林故乡,查找县志,还奔走多地,查找了大量的史料和资料,耗时近两三年时间。

如今看见墓碑上的字迹,已经基本确定这里就是王林的墓葬所在,如何不让人激动万分。

站在坑底,黄胜光先是抚摸着石碑,就连双手都在颤抖。忽然间,他一下子站起身来,大声的笑了,激动的高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

要知道,最近面对同行几名教授的质疑,他可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今这一切都在这高声的叫喊中释放了出来。

看着开心的手舞足蹈的黄教授,在旁边围观的学生们,也高兴的跳了起来。

“就是这里了,接下来,发掘的工作要更加小心。”

平复了心情,黄胜光从坑里爬出来,再让人将石碑小心翼翼的从坑里提出,放置到一边,才交代道。

然后,黄胜光才严肃的对学生们说:“历史,就是历史,有了实证,我们就知道,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们大宸的领土范围之内。”

“同学们,谁说学历史的就不能报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黄胜光转身,指着身后的大坑,亢奋的说道:“这里,就是铁一般的证据,证明这片土地原本就属于大宸,而伊凡帝国,长时间以来,一直都在侵略我们。”

“好,黄教授说的太好了!”

大家的心,被黄教授给提起来了,纷纷的鼓掌。

既然已经确定了位置,那么接下来的发掘工作,就已经要不了这么多人了。

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就不比开始的大规模挖掘,而是要小心翼翼,慢工出细活了。

于是这片地方终于结束了喧嚣,旅押着大多数的战俘,回战俘营去了。只留下了一百多名战俘和一个中队,继续协助发掘工作。

其实,前来考古的队伍,不止黄胜光他们这一队。在占领了莫尔斯坦和东科尔阔的部分地区后,张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