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1/2页)

牛车沿着城中大道缓缓向城北行去,换了常服的二人对视而坐,车厢内却一片安静。

有关陈羽装死这件,岳介只告诉了韩玉林,其他人一概没说,所以王涂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当是皇城来的内查官,此时坐在车中,显得有些拘谨。

看到对方不自在的样子,为了让车中气氛不那么古怪,陈羽笑了笑,问起了段荣那个仓库周边环境情况,二人便聊了起来。

西川郡城东北方向的街区,并没有多少人居住,那里主要分成两大块。

其中一块区域被称作工匠坊,那里聚集着近万匠户,足有十万人。

另外一块被称作百仓坊,位于靠近城墙,位置偏僻的东北角落,上百座大小不一的仓库填满了那一片四四方方的区域。

据王涂所说,西川郡中七成的仓库都集中在百仓坊,几乎所有经商的家族在那里都有仓库。

而段荣那个仓库,在紧贴东城墙的位置,非常偏僻。

听了半晌,陈羽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之前苏家二房那个仓库,也在百仓坊?”

“是的。”王涂应了一声,想了想,说道:“苏家二房那个仓库,距离段荣这个仓库,也就两条巷子,距离并不远。”

陈羽微微点头:“两个仓库,一会都带我去看看”

想要去百仓坊,就必须经过工匠坊。

牛车拐了几道弯,就进入了那片区域之中的一条小街,这条小街名为火旺街。

街道名挺怪的,车中的陈羽扯起车帘一角,好奇的望着外面的街景。

喧嚣的小街不宽,街道两旁作坊沿街而立,门前立着的杆子上挂着大小不一的招牌,其内容简单明了,都写着某某铁铺、某某皮货、某某酒坊之类。

街上往来之人熙熙攘攘,有沿街而走指指点点的商贾,有行色匆匆匠人与学徒,不过最多的,还是推拉着木车,又或者扛着各类货物的脚夫。

看着这传统而古老的工业聚集区,他感觉十分新奇。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里的铁器铺的数量,多的有些不正常,只一会工夫,陈羽就看到了十几家。

而这条街,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前面肯定还有更多铺子。

他好奇问道:“这条街上到底有多少铁器铺”

“这条街并不算多,只有九十三间铁器铺,大约近两百名铁匠,七百名学徒。”

陈羽一愣,下意识又问道:“听你这意思,其它街上更多,那整个工匠坊一共有多少?”

“一千七百四十二间铁器铺,大约两千五百名铁匠,一万名学徒。”

王涂的回答让陈羽十分惊讶。

大楚有一套与《盐铁论》类似的理论。

朝廷对铁这种物资,管控得比盐更加严格,对兵器的持有,也有限制。

除了军人和官差,只有那些成为各家族护卫的五品以上武者,才可以持有兵器,寻常百姓和寻常武者,都不能持有。

民间对兵器的需求量不高,单单依靠打造如镰刀、铲、锸这类铁质的器具,根本用不到这么多铁匠,他下意识问道:“怎么这么多?”

王涂闻言一怔,脸色变得有些古怪,心想这位皇城来的大人,怎么连这事都不知道。

不过看了看对方的银色面具,他赶忙压下这个不重要的念头,恭敬回道:“赤虎军所用军备原本都是武库调配,但是常年剿匪,致使军备损耗比较大。刚立国那些年,国内百废俱兴,西川郡的地方武库中储备的军械长期无法满足损耗。”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但是西川郡不产铁矿,朝廷没有在此设官营工厂。地方武库只得从其他郡的武库调拨军备过来。不过每次调拨,过程都十分麻烦,所以武陵王就向朝廷进言,招募西川郡的铁匠,制作军备,填充地方武库。”

听到这个回答,陈羽感到一阵无语,发现一目前这个身份,自己这个行为应该算“明知故问”。

不过尴尬的情绪只存在了一瞬,他突然意识到,秦山海竟然可以自己造武器,这是藩王才有的待遇…

愣了一会之后,他就继续望着窗外,不再讨论这个话题。

在这条小街没走多久,牛车再次拐弯,进了一条不比小街窄的巷子,沿着巷子一路前行。

随着牛车的深入,嘈杂声渐止,又过了许久,陈羽看着窗外那一座挨着一座围着一人多高院墙的大院,知道这是到了百仓坊。

经过了好几条大同小异的巷子,王涂也掀起车帘向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