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宝钞的问题 (第1/2页)

“声音小点,我耳朵没聋!”

蓝斌伸手用手指掏了掏耳朵:“快去给我拿钱,我急等着用!”

“对了,拿一万两白银的对等宝钞。方便携带!”

宝钞是洪武七年,朝廷没钱,朱元璋仿照北宋时期的交子,元朝的宝钞,专门设计的一款纸币。并且还下旨禁止流通金银,只准许使用朝廷的宝钞。

同时朱元璋还专门为宝钞,组建宝钞提举司。

宝钞推行初期,在朱元璋的威望之下,一贯宝钞可兑换一两白银,一千文铜钱。四贯宝钞可兑换一两黄金。

只可惜,朱元璋和朝廷文武百官都没有金融常识,只印宝钞,却不回收。导致宝钞在发行初期,凭着朱元璋的威望,硬挺了两年。

然后宝钞在朝廷大量发行下,迅速贬值。

如今宝钞的兑换比例,已经达到一贯宝钞,只能兑换七百文铜钱。

换而言之,蓝斌要的一万两白银,得拿一万四千三百多贯宝钞。

“少爷,你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侯爷知道这个事吗?”蓝五没动,询问道。

开玩笑,如果蓝斌要的少,哪怕是一千两白银,他也就去拿了。

可蓝斌要的是一万两白银。

比侯爷一年俸禄都多。

虽然永昌候府家大业大,可也经不起蓝斌这么败家啊!

蓝斌没有透露这个钱,是给皇长孙的,也没法透露。否者传扬出去,有损皇室和皇长孙的颜面。

不由得故作不耐烦道:“让你拿,就拿,我爹不在,侯府我做主。”

“少爷…”

蓝五蠕动了下嘴唇,想继续规劝两句,却什么话都说不出口,正如蓝斌所言,侯爷不在,蓝斌这个独子,就是侯府主人。

别说拿一万两,就是把府里银子掏空,他也只能规劝,却不能拒绝。

最后他叹口气:“老奴这就去给少爷你拿钱,但这件事老奴会让人通知侯爷。”

言外,也有半威胁的意思。

只是蓝斌不在乎摆了摆手,来了这么久,他对他爹蓝玉不要太了解,你让蓝玉说行军打仗的事,蓝玉能说的你耳朵起茧子。

可你要让他管家里的琐事,他能一个头两个大。

蓝五看蓝斌态度坚决,无奈叹口气,转身去蓝府账房,拿了一万四千三百多贯宝钞,又来到蓝斌面前,将宝钞交给了蓝斌。

蓝斌接过宝钞,数了数确定无误后,才道:“早这么痛快点,多好。浪费我时间!”

音落,将宝钞塞进宽大袖子里面,就带着随从周四,出了蓝府。

蓝五站着院内,看着蓝斌背影消失后,连忙招来一个奴仆,吩咐道:“快去京营找侯爷,就说少爷从账上支走了一万两白银。不知道干什么用去了!”

“是!”奴仆放下手上活计,匆匆出了蓝府。

一炷香后,蓝斌再次进宫,匆匆来到大本堂。

此时大本堂的先生,正在拿着一本书,在皇子、皇孙们座位两侧通道,边走边给皇子、皇孙们讲课。

蓝斌趁着先生没注意,偷偷摸摸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表舅,怎么样?”朱雄英早就看见蓝斌了,碍于课堂纪律,一直没有出声,直到蓝斌在身旁位置上坐下,才迫不及待道。

蓝斌没有说话,而是扬了扬装着宝钞的袖子,又指了指背对着自己的先生,示意先生正在讲课,注意课堂纪律,别被先生抓着了。

朱雄英本来欣喜之下,还想让蓝斌直接把银子给自己。经蓝斌提醒,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还在进学。

若让先生发现,没有用心上课,一顿打手心是免不了的。

最关键的是,先生还会去皇爷爷、父王那儿告状。他不怕皇爷爷、和父王训斥,而是怕他们生气,伤心。

当即,朱雄英点了点头,示意明白了后,专心听先生讲课。

而正讲课的先生,绕了一个圈,面对前排学生时,发现了蓝斌的身影。但他没有因为蓝斌而扰乱上课节奏,继续按照他的思路,讲着课。

时至午时,大本堂下课,午休。

朱雄英恭敬送走先生后,都没顾得上理会其他皇子、皇孙们,起身拽着蓝斌,来到大本堂附近一处相对偏僻的地方。

又交代自己贴身宦官望风后,才道:“表舅…”

“我都把钱带来了,你还怕它飞了不成!”

蓝斌翻个白眼,从袖子里将宝钞递给朱雄英,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