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老花镜 (第1/2页)

好书推荐: 风流僵尸的都市生活

蓝斌心念一动,既然朱元璋想过从水师调船队去樱花国,验证石见银山,而朱标也同意,说明朱元璋和朱标都很看重石见银山。

那是不是可以借助这个契机,煽动朱标私下成立一支船队,和樱花国通商?

这么一来,既能不动声色的证实石见的银山,还能提前从海禁政策上,开一道口子。

最重要的是,这年头和樱花国通商,就跟捡银子似的,随便一件商品,拿到樱花国去卖,都能赚到数倍,数十倍的利润。

到时朱元璋看到海上贸易的暴利,不怕他不动心。

想着,试探道:“表哥,说起来,我还真有个办法,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快说,这儿又没什么外人,不必顾忌!”朱标忙道。

蓝斌谨慎的左右看了看,才道:“表哥,我建议由民间组建一支船队和樱花国通商,借通商为由,实则查探石见银山。”

“一来,沿海地区有走私船队,多出一支走私船队,并不显眼。二来,商队将大明货物,运到樱花国,能赚来大量的银子。”

“三来,商队验证石见银山后,可以商队的名义,将石见银山买下来。然后再由朝廷从商队手上收回石见银山的所有权。”

“这么一来,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发石见银山。无论朝廷内部,还是周边国家都无话可说。”

通商?

朱标微微皱眉,蓝斌的建议虽然不错,思虑的还算周全,但从民间组建一支船队和樱花国通商,却不是一件小事。

不说他父皇为了恢复民生,为了安民,曾专门下旨片板不得下海。就是朝廷上下,已经对海禁达成共识,严厉打击沿海走私。

若组建船队和樱花国通商,容易助长走私之风不说,一旦被发现,那问题也不小。

想着,他看了看蓝斌,沉吟道:“还有其他办法吗?”

“表哥,我觉得我这个办法,可能性很高。你为何不采用?”蓝斌一听,就知道朱标是什么意思,但他却不甘心,故作不解道。

朱标摇头道:“表弟,你有所不知,你的办法虽然不错。但父皇曾下旨片板不得入海,而且朝廷也一直在打击沿海走私。”

“组建船队和樱花国通商,不被发现也就算了,一旦被发现,那就是诛九族的重罪。”

“表哥,话是这么说,可组建船队和樱花国通商,不止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证实石见银山。”

蓝斌想了想,笑道:“再说了,若是由宫里掌握船队大部分份子,虽算不上官方通商,可性质也差不多。”

“即便是被查到了,也没什么事!”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船队挂上了宫里的牌子,给稽查海外走私的水师几个胆子,也不敢查船队。

朱标刚有些意动,但马上又摇了摇头:“不行,海禁是国策,宫里怎么能带头违反?置朝廷法度于何处?”

“而且宫里带头海外贸易,还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如何去约束他人?”

蓝斌虽然知道朱标考虑的没错,但眼见着机会,从眼前溜走,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爽,想了想,故意道:“表哥,要不这样吧!你觉得宫里不适合出面组建船队,那就由我出面组建船队。”

“船队份子和玻璃生意一样,宫里占大头。对外依旧宣称是我的船队。”

“没出事则罢,出了事算我永昌候府的头上。”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觉得…”

朱标刚不高兴的说了一句,忽然反应过来,打量了蓝斌一下,才道:“表弟,你老实告诉我,你又在打什么算盘?”

“表哥,看你这话说的,我一个小孩子,我能打什么算盘?”蓝斌一怔,笑嘻嘻道。

朱标撇撇嘴,你是孩子不假,可你肚子里的鬼主意,比谁都多。而且算计人,那是一套一套的。

远的不说,就说你的大明日报。

要不是你把首期大明日报,交给父皇审阅,我和父皇怎么会想到,你提前将大明日报份子给父皇,是为了扯父皇这张虎皮,替你挡住那些反对商税的文官,勋贵。

想着,他忽然心念一动,想到一种可能,不禁认真道:“表弟,你这么坚持和樱花国通商,是不是看上海上贸易了?”

“没有!我之所以坚持和樱花国通商,纯粹是因为这么做,更容易验证石见银山而已!”蓝斌几乎想也不想的否认了。

开玩笑,海禁政策制定至今,已经有十来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