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放心合作 (第1/2页)

“老叔,我们现在用的工绝对比出版社多,但是质量把控上绝对不如出版社。”梁平诚实的说。

“你小子也学会恭维你老叔了。”陈启文对亮平时比较满意。

“老叔,我绝不是恭维您。您也知道,我们的人员以前都没有从事过这个工作,我们不得不拿时间来补齐质量的短板。”

说实在的,自从陈云鹏给他打了电话,陈启文的心里就七上八下,没有踏实过,这个是真的让她左右为难,不办,人情上说不过去,别说梁平救过自己亲侄子的命,就是陈云鹏的朋友,他这个当老叔的也应该办,况且并不违反原则;办,实在太让人担心了,一群没有文化的人竟然要做文化产业,这样的事没人敢相信能做好。所以他才急于知道梁平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程序,不得不说,梁平的想法、做法让他放心不少。

“你有这样的想法和精神,我就放心多了。你不是带了一些样书吗?”

“我这次带了一百本样书?”

“书在什么地方?”

“都在金主任的办公室。”

陈社长开玩笑地说:“带来的样书是不是做了特殊的处理?”

所谓特殊的处理,梁平当然明白,就是为了应付出版社,在编排、审校上就是多下功夫。“从陈哥给您电话,到我来,就是几天的时间,我倒是真想好好地打磨一下,免得给老叔丢脸。可是没有时间。”

对梁平的态度,陈启文是比较满意的:“你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了,你想怎么和老叔合作?”

看似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陈启文想知道梁平的真实想法。

梁平嘿嘿一笑:“说实在,我也不知道,就是想一切都听老叔的。相信老叔不会亏了我把。”说完做了个鬼脸。

陈启文说:“尽管我答应了,说实的,对于能不能和你们合作,老叔心里也没有底。我昨天市出版署的领导打了电话,他们又给出版总署的领导联系了,据说你们河鲁省已经有两家民营书业和出版社合作,并且一家同国家教育出版社合作的。说实效果很好。总署也有计划让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走国家、集体、民间共同合作的路子,把我国的基础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对我们的合作原则上表示赞赏,但一定慎之又慎,同时对合作提出了几点要:对于合作的模式是指导但不干预,放权但不放手。你们必须严格按照遵守出版法规,从事教育图书的从编撰到发行德各项工作;经营上:你们独立运作,自负盈亏。但必需定期给出版社缴纳图书出版管理费。”

“这些我们都一定按照您的要求去做。”

“梁平,你来了,我本来应该给你大大的优惠,可是你也知道,出版社毕竟不是老叔自己家开的,那是国家的,是党的,我只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你点照顾,希望你能理解老叔。”

“老叔,放心,我还是那句话,都听老叔安排。”

陈启文笑着说:”你小子够鬼的,你越是这样,老叔我越为难。这样吧,你们河鲁省的合作都是出书管理费每本书一万元,我看咱们就来个减半,五千一本,再版费六百,至于审稿费,我们这里的人手不够,只要你们自己把好关就行了。”

“老叔,那要什么时候缴费。”

“按照规定应该流程基本办理以后,你交了管理费,才能给你书号和CIP数据。”

梁平皱了皱眉头:“老叔,不过,我来的时候带的钱不多,能看能不能先拿一部分,其余的我回去再想办法。”

陈启文脸色一冷,随即又恢复了正常:“按照规定是不合乎规矩的,你提出来了,老叔只有勉为其难了。你带来了多少?”

梁平从兜里掏出一张现金转账支票,递给了陈启文,接过支票陈启文倒吸了一口冷气,二十万,他们整个出版社一年的工资都没有这么多。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梁平,你这次准备要多少个品种的书号。”

“先要一百来个吧。”

话一出口真的吓了陈启文一跳:“怎么要那么多。”

“老叔,说实在的,如果我们公司正常运转起来的话,估计没有五六百个书号也很难支撑。”

陈启文略一沉思:“你是想把高中的版本都出全?”

梁平说:“想是想,但是目前就是想先出同步,总复习一轮、二轮和一些配套的教学辅导资料,然后向工具辞书和初中,小学教辅拓展。”

“谁有这么大的气魄?”

没等陈启文说话,一个年近五十的人走进来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