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草包 (第1/5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见老天师离开,王应墨也不做耽搁,取出神灵玉开始修行。

除却那些专修体术的,追求肉身成道纯粹炼体修士,绝大多数修士肉身再强也是为了承载灵力,两者相辅相成,成就自身,因此往往修行便是恢复肉身最好的方式。

那本拳谱上确实如老天师所说一般,附有极为强大神异的阵法,置身其中,便再无调动灵力可能,只能凭借肉身承受压力。

换而言之,便那是那本拳谱原本是人人可学,但那阵法却设定了相应的吗门槛,先前并非王应墨不想再去翻第三页,实在是不能。

甚至于,他到现在都看不清那本拳谱到底有多厚,大概会有多少页,似乎便只能凭借肉身力量那么一页一页的翻下去,才能知道答案。

王应墨现在很渴望变强,他渴望去阅读那本拳谱上更多的内容,渴望学到更加强大的拳法,因为在山洞中,在那虚幻的战场上,他深刻感受到了那本拳谱的强大,如今只掌握了两式,但他自行再与月山突破前的赵元启交手绝不至于再如先前那般被动,那般无力,至少赵元启留不住他。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进步,赵元启又何尝不是?

所以他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进步,才有自保之力,西北战端已起,徐州边关,楚国兵力最强之处,恐怕也在蠢蠢欲动吧?何况老天师已经学得破阵式而去,一但建武军战力再拔高一个水平,楚国会做什么?

王应墨还从面见建武帝,便能感受到这位大楚一国之君的强烈进攻性,西北吃了闷亏,可以想象,楚国绝不会只想着要收复惠、麦二城,也绝不会满足于一支幽郡突骑!

齐楚两国的局势已经稳定了二十年,为何在他来到之后剧烈变化?当真没有此界主人的推波助澜?

王应墨如何能信?

梁众山这一去,恐怕会直赴建阳关建武军驻地,阳朴院长又久在京城主持大局,这一下来,后山突然只有王应墨一人了。

之前还有老天师时时带来西北消息,如今王应墨则是完全失去了消息来源。

但他并不在乎这些,他现在在乎的只有快速提升修为,强大自身。

于是在苦修中,迎来了问道院选考。

建武二十一年八月一日。

问道院选五年考正式开始。

问道院选考,只有一条门槛,十六岁以下,一境修士。

看似简单,实则单是这一条便不知道筛选了多少人。

除却一些天纵之才,修行者要想开脉修行需要大量资源,灵石,丹药等等,而这些基础条件是普通百姓根本承受不起的,所以寻常百姓有修行资质又不至于太过惊艳,几乎便只有参军用赚取这些物资再借助军中修士的帮助才能完成开脉,如此一来往往开始修行时便远超十六岁了,毕竟大楚兵役,尚须年满十四才可参军。

事实上如今放宽到十六岁已经是照顾百姓了,须知以往问道院卡在十三岁标准已经历经许久了,还是当今圣上体恤边军将士,才放宽了些年岁,十四岁入伍,两年积攒能够让自己开脉的士兵虽然也很少,但不是没有,这也算是建武帝给他们争取的最好的结果了,须知当初皇帝陛下要更改问道院选考年龄标准,也是广受朝臣抗议的。

问道院对许多氏族而言便是培养后辈最好的学府,但问道院终究资源有限,让那些低贱的平民有机会进入问道院岂不是分掉了自己后辈的资源?如何能不抗议?

那些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贵族老爷们,可不管你在边疆是为谁拼命,是如何浴血换来的这一条康庄大道,谁叫你们是低贱的下民呢?

所以问道院招生其实原则很简单,面向世家贵族,或者有钱有路子的商贾,再就是那些天赋实在惊艳的布衣。

很残酷,却很现实,毕竟问道院的资源虽然大部分来自国库支撑,但还有许多源自各大世家贵族的供养,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

选考于问道院广场上举行。

十六岁,一境虽然便算踏入门槛,但并不意味着便可以被问道院录取。

问道院教习各司其职,分别检验学子资质,学业,品行心行等等,自有一套复杂但足够精细的制度。

不过却有一个例外。

问道院大致将修行资质分作甲乙丙丁四品,各品下又细分上中下三等。

只要达到乙上,便可直接录取。

王应墨看着手中单子上单这条规则,啧啧自语道:“果然,在修行资质面前,学业品行等等便不那么重要了。”

“非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