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万亿的市场 (第1/2页)

见陈浩这么说,骆大刚不再多言。

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但只要是陈浩说的话,他就听。

“产品的销售情况怎么样?”陈浩又问道。

“现在每天都有好几十辆车拉货,我们厂主要生产的就是罐头。”骆大刚道,“销售非常稳定,每天利润能有11万左右,一直很稳。”

“产品在全市都铺展开了。”

厂里的这些事他非常清楚,哪怕学识不如杨菲,但做事踏实肯干,几乎每天都在厂里面呆着,没事的时候就四处转一转,看看数据,然后背下来。

以前上学的时候都没这么认真过。

只因为这是陈浩的厂,是他浩哥的厂,他必须认真,容不得一点马虎。

他非常兴奋。

每天有11万利润,一年下来就数千万!

简直不敢想象,一个食品厂就能够有这么大的利润。

做生意真是太赚钱了,比种地要划算多了。

这么多钱,种地得种多少辈才赚到?

“这还不够。”陈浩摇头,“一年才4000万左右的利润,太少了,而且规模也太小。”

一年4000万利润,10年才4个亿。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利润不被瓜分,没有竞争对手的前提下。

可实际肯定不会如此。

骆大刚奇怪极了,“浩哥,这还少啊?全市的食品生意都被我们包圆了,几乎每个小卖部都有我们的厂的罐头。”

杨二龙在这方面做的很强,已经将产品铺到了全市,上到市中心的超市,下到村子的小卖部全部都走了一个遍。

哪个村,哪一家开小卖部,杨二龙都一清二楚。

“肯定不行。”陈浩解释道,“表面上看一年能有近4000万的利润,那是因为我们在市里形成了垄断,外面还没有大的品牌过来跟我们抢市场。”

“但做生意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是止步于此,别的品牌就会崛起,最后就会挤占我们的市场。”

“等他们的原始积累形成,资金足够了后,就会侵占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利润就会下降,最后别说上4000万,可能连存在下去的困难。”

他说的话不是玩笑。

食品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几十年后,国内休闲零食行业年产值规模能够达到2万个亿左右。

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升值空间?

不可想象!

一年几千万的利润,他还真看不上。

要做就做最大,做行业龙头!

说到兴致处,陈浩吩咐道,“你给杨菲和杨二龙打个电话,让他们两个人到厂里来,临时开个会,我要说一说食品厂未来的战略方向。”

如今,万佳食品厂,包括从孙豪那里接手过来的食品厂,在本市的市场销售已经趋近于饱和,想要发展,就必须向外拓展市场。

再一个,就是开辟出新的零食产品!

打开顾客的胃,才能打开他们的钱袋,将钱放到自己的口袋里。

一刻时间都不想耽误。

“这么急?”骆大刚问了声。

不过他没有迟疑,马上打电话联系了杨菲和杨二龙。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两人急匆匆到了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杨菲就道,“陈董,你开会就不能提前通知吗?太急了。”

杨二龙一身汗渍,“我刚在下面跑市场,接到电话就过来了,累得够呛。”

“辛苦了。”陈浩由衷的道,“这么急喊你们过来,是因为我想对食品厂以后的发展方向做一个战略规划。”

“不急不行啊,有时候,早一天晚一天,市场形势就会发生变化,必须抓紧。”

两人实际上也就是稍微抱怨一句,并没有见怪。

落了座,杨菲点点头,“我其实早就想说这个问题了,现在万佳食品厂在本市的销售已经近乎饱和,利润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哪怕往后销售额上增,那也是因为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的原因。”

“如果不想办法扩大市场,很难再上一个台阶。”

她的分析,跟陈浩的想法一致。

这会留洋真不是镀金,而是有真才实学。

“我也尝试过向外开辟市场,但遇到的阻碍非常大,每个市都有保护措施,他们当地的势力很强,少量的供应没有关系,但一旦量大了马上就会被限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