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秦先生(求五星好评啊兄弟们) (第1/2页)

李爱国记得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先生向伟人提议进口粮食,并且也得到了批准,

只是在冷战的背景下,GC主义的华夏遭受着西方列强的禁运,粮食恰巧没有在禁运的名单之中。

在三年饥荒的背景之下,这一计划得到了快速的执行,也就是在今年华夏联系的华润集团,操办粮食进口,中间好像还是通过外商。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几年的粮食进口是从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好多个国家进口的,这就给了李爱国从中间分一杯羹的机会。

如果只是从一家进口还他还不好操作,因为卖了多少,买了多少都是有份额的,但是多个国家同时购买,操作起来就容易很多,

最主要的是,华夏为了老百姓能够吃饱饭真的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可以说是学的代价,要知道进口就需要外汇,而这时候的外汇恰恰就是最缺少的。

60年代的外汇储备仅仅只有一亿美元左右,这点外汇对于大批量的进口简直是不值一提,要知道仅仅是1961年光粮食进口就达到了580万吨,需要4亿美元的外汇。

这五百多万吨的粮食占据四九城、魔都、四九城周边几个城市用粮的百分之七八十,据说东北辽也用的是进口量,

这一点李爱国是打个问号的,因为东北黑土地可是产粮大省,而且东北的重工业很发达的,

整个华夏重工业的百分之七八十都在东北,应该不会用进口粮,但是资料确实是这样记载的。

而且还有别的需要进口,比如古巴糖,仅这一项就需要一亿美元的外汇,那个时候可不像后世那样,外汇储备多的用不完,

没有办法,总不能让老百姓饿肚子吧,1960年华夏政府咬着牙正式决定动用“国家金银储备。”

出口黄金41万两,出口白银1.4亿两,1961年粮食缺口持续增大,华夏决定由原计划的41万两黄金出口计划的基础上再追加40万两,

总共出口81万两的黄金,甚至人民银行还把银器首饰都拿了出来熔炼成银锭用于出口,

根据后来的资料统计,1959年的时候华夏的黄金储备还是400万盎司,但是到了1962年黄金储备已经下降到了300万盎司。

要知道这个社会是属于金本位,如果没有黄金储备的话,国家的金融很不安全,甚至钱币也会是一张废纸。

美金当初为什么那么值钱,不就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嘛,可以拿着美金直接换黄金,后来崩塌后才改成的石油。

从这一点上也可是看得出,国家真的是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的,要知道黄金换粮食压根就不是一个等级的。

如果换做李爱国的话,他要是有一块黄金,只要饿的不是超过三天以上,他就不会把黄金拿去换粮食,

这么多的黄金外流,李爱国看着也心疼,就是不知道他能够让这些黄金留在国内多少,这个可真的是一笔泼天富贵啊。

黄金是真正的硬通货,华夏几千年发行的货币不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货币的价值有涨有跌,只有黄金永恒。

后世过来的李爱国更是知道,黄金的价格最后会一路飙升,升值到2000美元左右一盎司,而现在呢几十美元一盎司,大概也就是100美元80克黄金的样子。

李爱国正在房间内畅想着81万两的黄金到底有多少,能不能打造一个纯金房子,如果不够的话他就加大空间产值,

要什么森林池塘,全部退林还耕,填海造田,统统种上粮食,这样的话每个月就能产出五六万吨的粮食,占整个华夏全年进口量的百分之十,

李爱国正在房间里做着美梦呢,四合院确炸翻了天了,原来是秦先生来了,要知道秦先生的身份可不一般。

现在的香江可不是什么良善之地,乱的很,秦先生出行不仅是坐着黑色的小轿车,而且都是有保镖的,

保镖们都是穿的西装革履的,腰间鼓鼓的,一看就是带着家伙事,这年头这样穿的很少,一般只有老外,或者留洋回来的才会这么穿,

但是别说保镖们清一色的黑色西装还挺唬人的,有后世香江电影里大佬出场的味道,这场面可把四合院里的禽兽们确吓坏了,

这些小卡拉米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个呆呆的看着,尤其是秦淮茹看着走在前面的秦先生都痴了、

秦先生五六十岁的年龄,但是面容白净,头上打着发蜡向后梳起,穿着一身蓝色的西装,威严而又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