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寂 (第1/2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进了大昭寺院门,地上是平整的石板地面,中殿门庭两边是石砌的花坛,种满了花草树木。

院子正中是个巨大香炉,还点着几柱香,白烟随风飘扬。

正殿两侧是穿行而过的抄手游廊,院墙边是一水的竹林,竹叶垂在廊檐,僻静而悠然。

院中还能看到有几个穿着相同的和尚,正在清扫地上的灰尘。

住持拄着禅杖走在前边领路,偶然路过几个扫地僧,都会停下对他躬身行礼。

沈问一行人也不敢多话,皆是默默跟在他的身后。

顺着正殿一旁的走廊,走到大昭寺内部院中,然后几人进了个像是专门用来接待外人的房子。

屋内摆设简陋但却整洁,除了正中的两个座椅,进门两侧也摆置了供人休息的位置。

住持缓步走到正中转身坐到了椅子上,慈眉善目朝几个小辈点个头。

“几位施主,请坐。”

四人正欲坐下,门外风风火火闯进来个身影。

定睛一看,来者正是刚刚在门外拦住沈问的那个小道长凌霄子。

“住持!我挑完一百担水啦!后边是不是就可以修习心法啦?诶,又是你们…”

他一进门就高声呼喊,余光瞥见沈问等人,语气逐渐放缓。

“哟,又见面了。”

沈问笑眯眯看他,抬手打了个招呼,“凌霄道人。”

“住持!你怎么什么人都随便放进来啊?你没看这家伙身上邪气逼人,他绝非善类!”

凌霄子气愤指着沈问喊道。

“胡闹,来的这几位都是贵客。”

住持呵斥一声,又无奈地叹气,平和着回道,“去后厨帮忙砍柴,过堂后下午去扫地,从大雄宝殿扫到后院钟楼,扫不完就不要吃晚饭了。”

“啊——?”

凌霄子愣了一下,随即表情可怜兮兮,垂头丧气,“那好吧…”

说完,他就转身又风风火火跑出门去。

“唉,让几位见笑了。”

住持见他走远,又转头对上沈问几人,“几位一路上山辛苦,老衲已经叫人准备几位的住处,还请各位在此休息片刻,一会儿便可以去斋堂过堂了。”

几人纷纷点头道谢。

住持说是自己还有别的事儿要忙,便先起身走出方丈室先离开了。

也不知是不是要去斥责那个叫凌霄子的苍山派小道士。

“过堂是什么?”

雁歌等他彻底离开,才松了口气,歪过头小声问安无岁。

“这…”

安无岁一时也不答不上来。

“就是吃饭。”

顾浔舟整个人靠在椅背上,仰着头玩弄自己手中的折扇,为她解释。

“在大昭寺里,吃饭就叫过堂,对这里的和尚来说,过堂用斋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原来如此。”

雁歌惊奇着点点头。

竟还有这说法。

“真不愧是江湖全书。”

沈问拍手称赞。

“少来!”

顾浔舟一扇子丢向沈问,后者笑着轻松接住,“喂,沈问,你刚刚在大门外时说的那些话都是真的?”

“什么话?”

雁歌闻言一愣。

“就是他那时在大门外,夸奖庙内和尚修行的话。”

安无岁耐心解释。

“当然是真的。”

沈问展开顾浔舟丢过来的折扇,抬手缓缓为自己扇风,“据我方才所感知,这大昭寺里随便一个扫地僧,就已经能够达到尧轲的灵力水准。”

“竟有这种事。”

顾浔舟眯着眼思索。

这些隐居多年的高手,江湖世人不知,也没有名气,故而顾浔舟的百闻台中,也从来没有记载这些人的名号。

毕竟百闻台中记载的江湖名人,是需要功力和名气皆满足要求才能上榜。

而这些隐居山林的和尚,别说是江湖里的众人,就是和山下茶寮里的小厮提起来,人家也未必认识。

所以,就算这些人的功力属于绝世高手的水准,山外的人也大多无人可知。

“看来大师们在寺庙里摒弃凡尘,静心修炼,可不是说说而已,是真能有助灵气增长啊。”

沈问摇头感叹。

琢磨着要不等自己治好了身体之后,也去个什么地方闭关修炼一阵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