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河州舆图、犬牙交错 (第1/4页)

好书推荐: 灵界之新纪元

河陇地区的部落兼并,与前秦统一北方,不断并吞别国的过程,在本质上没太多区别。

甚至因为统治地域的迅速扩大,前秦对新占土地的统治都称不上强力,多依赖于降附贵族与地方豪望,委任以方面的留守大臣也以抚治为主,力求恢复秩序、生产,以及西域、草原商路的畅通,对当地的胡、汉大姓也十分优容。

在这番前提下,以枹罕为治所,辖晋兴、金城、陇西三郡的河州,就成了前秦控制河陇的重镇之一。

枹罕以北为金城县,得名自西汉名将李息所筑金城,意为坚固之城,西北、东南两面,与凉州治所姑臧,北秦州治所上邽,距离都在六百余里。

由金城县沿黄河北上,约千里,至西套中部,即秦朝所置北地郡的治所富平。富平故城以西,则是西汉时所筑典农城,东汉时因为与西羌的战事,北地郡三次内迁,最后一次本想向西回迁,却赶上黄巾起义爆发,最终还是迁到了左冯翊。

典农城位于西套黄河西岸,由西南至东北依次为南典农城、上河城、北典农城,皆为西汉上河典农都尉冯参所筑。

魏晋南北朝,时人称南典农城为胡城,称上河城为汉城,北典农城则以其外形得名吕城。

由于阶梯状的地貌,城周地势天然高出,虽紧挨黄河,却不易受水患侵扰,加上灌溉取水方便,周边的胡部,也将吕城叫作饮汗城。胡夏赫连勃勃时,改作丽子园,利用水陆运输的便利,在此驻兵屯粮,北魏时依此设怀远县。再后来,西夏李元昊称帝建国,以此为都城,称兴庆府。

此时的河州治所枹罕,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境地,东面是仅存三县,人口凋敝的陇西郡。北面的金城郡,经过历代多次分割亦只有三县,好不到哪去。西面的晋兴郡,则是前凉开国君主张轨为西晋凉州刺史时所置,只有晋兴、左南两县。

金城东南、枹罕东北,为金城郡榆中县,这三地之间还夹着一个中孚,北魏时改作勇田。

榆中东北部,就是陇西鲜卑统主乞伏氏屯戍的勇士川,苻坚遇弑后,乞伏国仁在此筑勇士城为都,建立西秦。

前凉张骏时,以枹罕东面的狄道为治所,将晋惠帝时所设的狄道郡改置为武始郡,中孚当时尚未从中分出,北魏改为勇田后成为武始郡治所,直至隋文帝时废郡,将勇田县划归由金城郡改置而来的兰州,兰州之名则源自其城南的皋兰山。

去岁(378年)冬,巴西郡人赵宝,趁前秦大举南侵,就是在武始郡起兵,自称晋臣,意图在狄道以南、临洮以西袭扰拖延,待到来年开春,再向东突破,威胁南秦州治所仇池,以及仇池南面的武都,结果周边前秦将吏反应迅速,未及来年旋即将其平定。

枹罕南面属甘松护军辖地,其驻地位于临洮以南,西北方向的西倾山东端诸羌部落,则从属于吐谷浑,而吐谷浑此时又称臣于前秦。

被苻坚授以南单于、镇西将军的乞伏司繁暴亡后,为笼络、稳定、分化陇西鲜卑。司繁长子,在长安为质的乞伏国仁,回到勇士川继任首领之位,当时年仅十一、二岁,如今尚不满三年。

而勇士护军,仍是国仁的从叔祖乞伏吐雷,又以辅弼为名,代掌部中要事。

这并非没有先例,乞伏部前几代首领,都是二、三十岁早亡,乞伏吐雷的父亲乞伏祁埿,就曾在堂弟乞伏述延年幼无法任事时,直接被推为首领。只不过待述延年齿稍长,且有子傉大寒之后,祁埿又将首领之位让渡,述延、傉大寒父子,即乞伏国仁的曾祖父与祖父。

另外,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所部也有些不安分,可随后数年间发生的事迹表明,吐雷、步颓二人都忠心耿耿,一系列对立的异样举动,不过是在作戏,以此蒙蔽周边负责监视的前秦官吏。

枹罕西北,南属黄河北岸的白土,北属湟水南岸的允吾。后凉时,吕光以金城郡白土县为治所,置三河郡,三河之名来自附近的金城河、赐支河、湟河。

金城河即黄河金城段,赐支河来自羌人对金城上游段黄河的称呼,湟河亦是指黄河,而不是湟水。前凉张骏时,曾置湟河郡,筑湟河城为治所,属凉州,前秦沿制,西北方向二百余里,就是西平郡的治所西都县。

白土城建于东汉安帝在位期间,由于时间久远,城墙生满苔藓,从远处望去,呈青黑色,因此也被叫作黑城。

白土城东侧约六十里,有一左南津,附近就是以此得名的左南县,左南城再往东约一百四十里,即羌人所筑石城。东汉延熹三年(160年)春,时为护羌校尉,与皇甫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