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1/2页)

郭老師笑眯眯,走過來跟俞英介紹說:「這就是我跟你說的那個學生。啊對了,你們倆都在廣州,真該認識一下,互相照應。」

俞英跟佟山望著彼此。

郭老師家另一個房間東西太雜太亂,一時半會收拾不出來,又沒有床。她抱著被褥出來,說辛苦他們倆,要睡客廳。俞英跟佟山同聲:沒問題。

客廳里有長沙發,俞英睡沙發。地上鋪了涼蓆,佟山擁一席薄被躺下。屋裡關了燈,郭老師房門半掩,不一會兒就傳出老人家均勻的鼻鼾聲。外面狂風大作,夾雜著雨聲,像巨人咆哮一樣撲過來,撼得窗玻璃嘎嘎作響。

俞英睡不習慣。

她剛到廣州時,不習慣這邊飲食,不習慣潮濕氣候,也不習慣動不動就刮颱風。大三那年,她才勉強習慣。

也是那一年,佟山到了廣州。他有俞英聯繫方式,但遲遲沒聯繫她。

中山大學正門附近,就是中大紡織商圈,遍布著紡織城、輕紡廣場、國際輕紡城等布匹市場。佟山跟著同鄉踏上廣州,從髒亂差的火車站出來,在搖晃的麵包車上抵達此地,意外於馬路上飛梭的電瓶車,上面捆綁著比駕駛者身形要大上數倍的大捆布匹。電瓶車嗖地在他跟前穿過,沒入遠處看不見的城中村里。這些村子藏有大量小作坊,規模從幾人到上百人不等。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數十戶攤檔聚成的小市場,發展到如今的超級大市場,每年交易額達兩千多億。來廣州的第一個晚上,他趴在城中村出租屋的小桌上,聽同鄉東哥驕傲地說出這個數字,又教育他說:你知道不?女人錢是最好賺的。變美這兩個字,就能餵飽好多個產業。

佟山問:「那化妝品行業豈不是賺更多?」

「哦,那個。那也是廣州的重要產業,在白雲區,離這裡遠。」東哥說,你慢慢就知道了。他指著外面的運鈔車,說那是賺錢最多的檔口每天收的現金。

佟山的確慢慢知道了很多事。東哥在老家吹噓得厲害,但其實遠非老闆,只是一個打工的。老闆是湖北人,白手起家,先採購新疆棉紗,再以代工模式紡織成布匹,通過紡織市場裡的商鋪,銷售給外省的二級批發商跟經銷商。

往來客戶也都是生意人,都精明著。東哥告訴佟山,做人最重要的是憑嘴皮子,「把客戶討好了,來錢才快。」但佟山不擅長說空話大話,他沒事就看書,什麼都看。看店時,東哥跟人閒聊,他在旁邊捧著書看,東哥笑話他:你看那玩意兒幹啥?

他也不知道能幹啥。他只記得,有人跟他說,一定要讀更多書,走更遠路。而他看過的這些書,這些路,最後的確讓他走到了今天。

此刻,在郭老師家客廳里,佟山翻了個身,聽著外面的風聲雨聲,又忽然想起了外婆離開的那個雨夜。

長沙發上,俞英問:「你沒睡?」

「喜歡的女人在身邊,沒有男人會睡得著。」

俞英不去接這話。外面風聲特別大,她起了身,下地。

佟山也坐起來,在黑暗中看她往窗邊走去。他翻身起來,上前輕拉住她手臂,「怎麼了?」

俞英站定,頭也不回:「我看看是不是沒關好窗,怕濺濕了。」

佟山沒有放手。

俞英仍背對他。她的陰影投在他的手臂上,他的身上。她的聲音丟在黑暗裡:「不要以為我『淪落』到現在這樣,你就能夠隨便對我。」

佟山緩緩鬆開手。「對你,我從來不會隨便。」

他站在黑暗裡,看她拉拉窗子,又轉身回來。她在長沙發上復又躺下,而他也重新睡下,只是仍睜眼看她。她原本閉著眼,此時也忽然睜開眼睛,跟他的目光相對。黑暗中,窗外風雨聲暴虐,掩過了他們的呼吸聲。

俞英隨便找些話:「我還不知道,原來你也是郭老師學生。」

「算不上。你才是她正兒八經的學生。」

「你怎麼認識她?」

「那時候我想念書,」他頓了頓,而她聽明白了,那是在她勸他一定要讀書後開始的,「去圖書館借了書看,打工看店時也看,郭老師常去那家店,就認識了。」

後面的事,佟山不說,俞英也能猜到。他們住的那一片,多住著打工子弟。那些年,孩子們無所事事,沒幾個認真念書的。遇到佟山,郭老師必定是欣賞的,喜悅的。在老家待了幾年,他去了廣州,吃苦多年熬出頭,在得知郭老師也來到廣州後,已頗有財力的他,將郭老師安頓下來。

俞英說:「我跟郭老師斷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