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斯。蒙恬蒙毅兄弟虽一内一外,群臣莫敢与之争,然却距离实际政务较远,与皇族融为一体的根基早已不如李斯家族了;若扶苏做不得二世皇帝,蒙氏兄弟纵然可畏,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如此一个李斯,赵高的那片神异天地能给李斯何等尊荣呢?唯其如此,赵高仍然得继续查勘李斯,得继续结交李斯,得走进李斯的心田,看清那里的沟沟坎坎。

至少,一个突然的消息,使赵高生出了吃不准李斯的感觉。

一个小内侍奉赵高之命,例行向李斯禀报“皇帝病况”,却不经意看到了李斯正与自己的舍人秘密议事。小内侍只听见了“姚贾如何”几个字。待小内侍走近,舍人立即匆匆出帐,随即,帐外便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远去了。赵高心头蓦然一闪,立即断定这是李斯要密邀姚贾北上。姚贾北上做甚?自然是要与李斯合谋对策了。姚贾何许人也?李斯的铁定臂膀,官居九卿之首的廷尉,又曾多年执掌邦交,极擅策划秘事。如此一个人物先群臣而来,岂非李斯心存私欲斡旋朝局的开始?当然,李斯越有私欲,赵高心下越踏实。赵高此时深感不安的是,李斯究竟何事不能决,而要与姚贾会商合谋?李斯的心结在何处?是靠近那片神异天地,还是疏远那片神异天地?赵高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无论姚贾如何主张,李斯的盘算都是根基,不将李斯内心根基探查清楚,一切都落不到实处。至少,在进入甘泉宫①之前,应该对李斯心思的趋向有所探查。

赵高没有料到,这个时机是李斯送上门来的。

送走王离,大巡狩行营连夜从直道南下。将及黎明时分,好容易才在一辆皇帝副车中打起鼾声的赵高,突然接到了李斯书吏的传令:丞相正在前方一座山头树林中等候中车府令,须得会商紧急事务。赵高二话没说,下车飞马赶去了。山风习习的林下空地中,只有李斯一个人踽踽转悠着,几名举着火把的卫士都站在林边道口。赵高提着马鞭走进一片朦胧的树林,第一眼看见的,是李斯腰间的一口长剑。数十年来,这是赵高第一次看见李斯带剑,心下不禁怦然一动——杀心戒心,李斯何心?赵高走过去深深一躬,不说话了。幽暗的夜色中,李斯沙哑的声音飘了过来:“老令,行营将过义渠旧地,这几日行程有何见教?”赵高思忖间一拱手道:“高无他议,唯丞相马首是瞻!”李斯没有一句赞许,也没有一句谦辞,默然转悠片刻,突然道:“咸阳宫今夏储冰几多?”赵高思绪电闪,一拱手道:“禀报丞相,赵高尚未与给事中互通,不知储冰如何。然则,以赵高推测:皇帝出巡,只怕储冰会有减少。”李斯叹息了一声,语气透着几分无奈:“若储冰不够,国丧之期足下如何维持?”赵高依旧是拱手道:“高无他意,唯丞相马首是瞻!”李斯肃然道:“老夫欲使皇帝行营驻跸甘泉宫,发丧后再回咸阳,足下以为如何?”赵高小心翼翼地道:“如此,丞相可尽快处置遗诏事,高无他议。”李斯却道:“议决遗诏事,至少得三公九卿大臣聚齐方可。目下宜先行安置好陛下,再相机举行朝会!”赵高心头猛然一跳,当即一拱手高声道:“甘泉山洞凉如秋水,正宜陛下,丞相明断!”李斯一点头,赵高一拱手,两人便各自去了。

将近午时,一夜行进的将士车马在泥阳要塞外的山林河谷中扎营了②。

各营各帐起炊造饭时,同时接到了行营总事大臣李斯的书令——丞相奉皇帝口诏,各营歇息整肃,午后申时整装进发,直抵甘泉山之甘泉宫驻跸。

※※※※※※

①甘泉宫,秦时行宫,遗址在今陕西省淳化县之甘泉山。

②泥阳,战国秦时城邑,因在源自陇东的泥水下游的北岸,故名,大约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北地带。

三、残诏断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烧起来了

廷尉姚贾接到密书,星夜赶到了甘泉宫。

这座行宫城邑,坐落在泾水东岸的甘泉山。当初建造之时,因此地林木茂密河谷明亮,故有了一个官定名称——林光宫。然则,此地更有山泉丰沛多生,甘泉山之名人人皆知。是放,秦川国人不管官府如何名称,只呼这座行宫为甘泉宫。久而久之众口铄金,林光宫之名反倒淡出,朝野皆呼甘泉宫了。甘泉宫原本是一片庭院的小行宫,始皇帝在灭六国大战开始之前对北方匈奴极为警觉,派蒙恬坐镇九原郡河南地的同时,也将北出咸阳二百余里的甘泉山小行宫扩建为颇具规制的城邑式行宫,以备国难之时驻跸甘泉宫督导对匈奴作战。这座行宫城邑周迥十余里,沿山脊筑起石墙,山麓隐蔽处建造砖石庭院(殿),道道山泉下的冬暖夏凉的洞窟,都被依势改建为隐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