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静安寺上香 (第1/2页)

日子在程雅吃吃睡睡中迈进了腊月,因为临近会试,所有学子都在紧张的温书,程雅也尽量控制着不去找周源,两人已经快十天不见了。

初一这天,天还没亮,汀兰就把程雅从被窝里拖出来,一边扶着她仿若面条一般的身子,一边给她穿衣,嘴里还说着,“姑娘,不是说好了吗,今儿要去城外静安寺礼佛,可不能让老夫人久等呀!”

是啊,她的干娘早就嘱咐了她,初一这天陪她去礼佛,可不能迟了。

因着静安寺路远,刘老夫人又上了年纪,所以要在寺里住一宿。

大嫂安氏要掌家,进了腊月事情也多起来,所以安氏便不去了。

赵兰放心不下每日苦读的夫君,她白日里除了刺绣就是跟着安氏学管家,也是大忙人一个。

赵悦本来也不想去,她现在正是学的入迷的时候,姚师傅听说老夫人要去静安寺,找到程雅语重心长的说道:

“老夫人上了年纪,肠胃不好,若是在外恐饮食不适应伤了脾胃,不若让我的徒弟赵悦跟着随侍,也好以防万一啊!”

程雅倒是希望赵悦跟着出去走走,自从来了京城她还没出过门呢!点头同意了姚师傅的话。

看到姚师傅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程雅才明白姚师傅的良苦用心,他这哪是为了老夫人啊,他这是为了自己的两日清闲。

想来也是,依着赵悦的性格,能有跟御厨学习的机会,自然是倍加珍惜,定是从早到晚缠着姚师傅求学,半刻不肯放松,如今的姚师傅怕是再没有往日的清闲了。

伯府的马车很是宽敞,坐下老夫人赵悦程雅还绰绰有余。

老夫人带了袁嬷嬷和彩云彩月,程雅身边跟了汀兰,赵悦在雅苑的时候也被王管事塞了个丫鬟香叶,这几人都坐在了后边跟的一辆马车上。

刘季坤得了大哥的嘱托,要全程陪同,照顾好母亲和妹妹。

只要能不坐着听夫子啰嗦,刘季坤觉得什么都是美差,何况是陪母亲和妹妹。

骑了一匹棕红色的高头大马走在马车前,一身月白色袍子的刘季坤更显精神。

老夫人看着自家英姿不凡的儿子,再看看温柔端淑的程雅,直笑的合不拢嘴。

一行人加上车夫护卫,将近二十个,在辰初就晃晃悠悠的出城了。

赵悦活泼,同老夫人一来一往聊的开心,说起姚师傅的厨艺更是滔滔不绝,最后说的老夫人和程雅都饿了。

从赵悦的话中听出来,姚师傅教她很是尽心,半点没有藏私,赵悦也对姚师傅打心底很恭敬,可谓师徒相宜。

静安寺在京城西边三十里外,因着照顾老夫人的身体,马车走的慢慢悠悠,一个多时辰才到静安寺所在的孤月山上。

据传孤月山原先很秃,山上遍布怪石,树木难以生长,只有间或几丛矮草,每到月夜之时,山上只有一轮孤月。

两百年前静安寺的住持静安大师从海外游历归来,便四处化缘,在孤月山上建立了静安寺。

静安寺建立后,住持要求寺里僧人每人每年背土上山植树十棵,后来静安寺的信徒也跟随效仿,久而久之,便有了如今树木繁茂的孤月山。

静安寺建在半山腰,一路大多阶梯,马车不能通行,山下有专门抬人上山的肩舆,只针对老弱,像赵悦程雅这样的只能步行上山。

老夫人坐着肩舆,刘季坤和程雅赵悦及随行的丫鬟婆子步行上山,至于护卫车夫则在山下安营。

刘季坤和赵悦都是话多的,赵悦还好,已经说了一路了,如今只是专心走路。刘季坤却是不同,他一路骑马,已经憋了许久,这会儿自是说个不停。

他的世界里只有哪里最好玩,东西最好吃,只要说到吃,赵悦就能提起兴趣,两人倒是就京城里有名的食肆饭馆说了个通透,说的程雅更饿了。

老夫人在肩舆上看着儿子聊天的对象偏离了自己的预定,每隔几步就提醒刘季坤一次,“照顾好妹妹,问问你妹妹累不累,渴不渴”。

刘季坤沉浸在与赵悦的话题里也只是应付一声,急得老夫人直翻白眼。

袁嬷嬷在一旁看的好笑,便扯了个话题与老夫人闲聊。

程雅总算得了片刻清静,汀兰提了个小食盒,悄悄拿出点心塞到程雅手里一块,已经造反的五脏庙总算得到了安抚。

又走了半个时辰才看到静安寺的大门。

静安寺不愧为两百年的古刹,雄伟壮观,矗立于山林之间,远远望之,便能感受到肃穆庄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