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页)

能量才是正理。

随手在路边报童那里花两个铜板买了份报纸,罗杰走进领事馆对面的餐馆里,叫了一笼蟹黄包,半只文昌鸡,然后便坐在角落里看起了报纸来。

这是一份《琼崖日报》,除了占据近四分之三份额的广告之外,内容最多的就要数对美国牧师被害案的报道了,也不知道这份报纸是不是海南土皇帝邓本殷他亲戚办的,上面通篇描写那位牧师是多么多么德高望重,多么多么行善乡里,而那残害牧师的匪徒又是多么多么凶残,最后点到重点——邓大帅行事多么多么迅速,这才没几天就把匪徒清剿一空,还了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而对于美国人勒索赔偿的事情,则是压根就没提,仿佛这件事情完完全全就不存在一般。

不过这些并非是最有趣的,此份报纸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就在那歌功颂德的报道正下方,赫然是一个以“广告”面目登场的“讨美檄文”,开头两句还像个广告,可没走几个字就变味了,直把美国人给骂了个狗血喷头。

两篇截然相反的文章放在一起,倒是好玩的紧。

除了这两篇文之外,报纸真就没什么东西了,刚好这个时候饭菜也上来了,罗杰便把报纸丢到一边,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要说这个民国什么地方都让人揪心,就是一样,饭菜绝对都是纯绿色,毫不产假!什么三聚氰胺地沟油,你想吃人家还没有呢!这年头,农药化肥都比菜贵,能够吃得起这些毒菜的都是达官贵人,他罗杰可是无福消受了。

正吃着,店小二突然带着一个戴瓜皮帽穿长袍的人过来。

“对不住了这位爷,您看咱这店小,实在是坐不开了,您看能不能和这位拼下桌?”

罗杰抬头看了看周围,确实已经坐满人了,就只有自己这里还有空位,便点了点头:“可以。”

那人显然是这里的熟客,刚一坐定店小二便笑道:“徐掌柜,您还是照旧来份‘三白’?”

那徐掌柜点了点头:“嗯,还是那三白。”

这段对话引起了罗杰的注意,他也在海南生活过一段时间,可是却从没听说过有“三白”这种说法,于是便留意了一下对面那中年人。

发觉到了罗杰的目光,那徐掌柜微微一笑,算是打了个招呼。

原本罗杰还以为这传说之中的“三白”需要做上一阵子才能搞定,但结果却令他大跌眼镜——那店小二仅仅离开不到一分钟便将“三白”端上了桌。

一碗白米饭、一碟去皮的腌白花生米以及一杯白水……

“这个就是所谓的‘三白’!?”罗杰直接都看愣了……

注意到了惊诧的罗杰,那徐掌柜尴尬的一笑,低声道:“这……这饭菜么,能填饱肚子即可,而且,这家的腌花生米最是香脆,而这琼崖大米又是养人的很……”

这徐掌柜也知道自己说的话有多么没底气,说道最后,干脆也就他自己能听见了。

罗杰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徐掌柜对这店颇为熟悉啊,不知道这店里有什么招牌菜么?小弟初来乍到,对海口这地界真是一无所知啊。”

“呵呵,你这可算是问到人了,这店里的东西啊,我虽然大都没吃过,但是来得多了,自然也知道什么菜是点得最多的。这店的手艺不错,各色菜式都挺好,不过要论招牌,那就一样——砂锅肘子!几乎是熟客必点,只可惜……咱那药铺生意惨淡,没那甚多钱去买来吃。”

“哈哈,说起肘子来,我大学时候也有一家店做得甚好,今天正巧就一比一这店里是什么风味,徐掌柜咱俩一起尝一尝这肘子的味道如何?小二,这桌再上一份砂锅肘子,来一壶酒。”

那徐掌柜本欲拒绝,不过一听还有一壶酒,便厚着脸皮强笑两声,默认了。

不多时,酒肉上到,两人也不客气,立刻甩开膀子大吃起来。

吃了半晌,徐掌柜见罗杰只吃肉却不喝酒,奇道:“这位丈夫怎么不喝酒啊?这店里酒味颇醇,不喝就浪费了。”

“叫我罗杰就行,我下午还要去见个人,谈些事情,总不能过去一张嘴全是酒气吧,这酒啊……就是给你叫的。”罗杰笑着擦了擦手,将酒壶推到徐掌柜的面前,终于进入了正题,他可不是滥好人,随便什么人拼桌就要请喝酒。

“听说徐掌柜是开药铺的?您可是郎中?”

那徐掌柜尴尬的笑了笑,说道:“说起来惹人笑话,咱虽是个郎中,但是医术不精,来咱这铺子里瞧病的大都是些穷苦汉子,稍有点资财的谁来咱这里哈。要说这琼崖的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