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崧凼恰八锞�缘谝唬�虻诙���谌�薄R蛭��八锬苡萌耍��蠹乙桓瞿艹墒碌奈杼ā6���旧肀叨际怯谷耍�炎∪�Σ环攀帧薄4蠹叶妓邓锖瓯笫橇煨湫偷娜宋铮�唤龃厦鞫�矣⒚鳎�鹑硕运�幕耙�嗨稼は耄�拍芪虺稣孚小�

就这样,在一群“嗷嗷叫”的年轻人的簇拥下,孙宏斌开始在企业部里树立孙氏权威。他定了一个规矩,企业部的员工只对孙宏斌一人负责。比如,所有新员工都要回答“自己的直接老板与公司大老板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一天生产200个部件,直接老板向大老板汇报一天生产300个,当问到你们的时候怎么回答?”正确的答案是,“应该异口同声地说是300个”。再比如,柳传志在集团内倡导“大船结构”,要求公司像一条大船一样,分工协作,统一行动。而孙宏斌对此进行的解读是:“联想公司是一艘大船,企业部是一只小船,联想的大船沉下去了,企业部的小船就漂起来,变成大船。”在这段时间,孙宏斌绕开集团总裁室的人事管辖,私自调进一些人做自己的心腹。他还订立了自己的干部培训计划,专门召开会议培训新人,其要旨是对孙宏斌本人表达忠心。

当这些蛛丝马迹汇总到柳传志桌前的时候,他的震惊程度是可以想象的。3月19日,他召开高层干部会议,当场指出孙宏斌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帮会行为”,说他既有可能成为“可造就之大才”,也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危险人物”。现场的孙宏斌抱胸而坐,颇不以为然。4月4日,柳传志宣布将孙宏斌调出企业部,他勒令这位突然变得难以控制的爱将“低姿态进入”,“不许成立新的单位或带人进去”。

柳传志显然仍希望孙宏斌悬崖勒马,然而,冲突却立刻爆发了。在其后的企业部会议上,孙宏斌表示他的属下不能理解公司的决定,而那些狂热的年轻人更是当着柳传志的面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提出诘问:“你说我们有帮会成分,能不能具体说一下?”“我们直接归孙宏斌领导,孙宏斌的骂我们爱听,与总裁何干?”原本希望惩前毖后的柳传志被乱炮轰击,愤怒至极,他拂袖而去,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你们要知道,联想的老板是谁。”当晚,柳传志接到报告,称孙宏斌等人聚会商议,有人建议把分公司的钱转移到别处,当时孙宏斌手中掌握着1700万元的货款。柳传志当即向公安局和检察院报案。5月28日,孙宏斌被警方羁押,1年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定孙宏斌“挪用公款”罪名成立,刑期5年。

就这样,山西青年孙宏斌的人生经历了一场十分奇异的跌宕。他差点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的接班人,却最后被那个无限赏识他的人送进了监狱。他出生在山西省临邑县一个贫困家庭,历来相信人生就是一场豪赌,本来就一无所有,所能失去的无非是原来就没有的。他的孩子是1990年1月出生的,4个月后,他就被关了起来。在坐牢期间,他拒绝让妻子把孩子带来给他看,因为他不想让孩子看到父亲是这副样子。他的30岁生日是在监狱中度过的,那天,云月黯淡,他蹲在墙角一宿未眠。

顺驰: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1994年3月,孙宏斌又站在了柳传志的面前。他因为表现良好,提前1年多被释放了。

此时的他面庞消瘦了很多,脸上挂满沧桑。他说:“开始的时候,我对柳总也有一种怨恨,后来慢慢就没有了,对整个事情的看法也改变了……这个事情如果不这样做,那又该怎么收场?所以我认了。”在孙宏斌的心目中,柳传志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赏识过他的人,也是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唯一可以求助的人。柳传志对孙宏斌的感情更是十分复杂,他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少见的、能一眼把产业看到底的人”。很多年后,柳传志对《联想风云》的作者凌志军说:“其实后来我想一想,孙宏斌到联想来了以后,他也没有说一定要跟谁对着干。他就是想形成自己的体系,觉得这是他的一块独立王国,谁也别管我。”面对这个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无比落寞的青年人,一向爱才的柳传志不禁大起恻隐之心,他答应帮助孙宏斌开始自己的新事业。在临分手的时候,柳传志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谁是我的朋友。现在,你可以对别人说,柳传志是你的朋友。”

孙宏斌怀揣着柳传志借给他的50万元,离开北京来到了天津。在幽静的天津五大道,他租了一个临街的小院子,办起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并给公司起名叫顺驰,也就是“孙氏”的谐音。这是一个从来不缺乏野心的男人,他一定要做一份打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