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但是,不管穷人富人都是一样坐在待客堂里待诊,喝一样的茶水,坐一样的木椅。但是,穷人可以记账,富人却不可以,而且药费也要付足了。

去年曾经有个出名吝啬的财主老爷穿了破衣,装成穷苦之人来诊病,就为了能省些银子,结果被同样来诊病一位邻居认出,一时间成了花王城里的笑谈,那以后来诊病的富人对于药费一事就再也没了抱怨,毕竟谁也不想担个吝啬鬼得名头,况且,他们花的银子也确实值得,王老爷子的医术高明不说,那些百年参、首乌之类也绝对是真货,这在别的医馆,就是花银子也不见得能买的来。

诊堂里已经多聘了三位坐堂医,他们都是花王城周边公认口碑好的大夫,有些也许医术要差一些,但是绝对是仁心仁德。自从他们来了以后,王老爷子变得轻松许多,只在有疑难杂症才出手诊治。而那三位大夫因为经常得到王老爷子的指点,医术也进步不少。加上得了爷爷真传的王小大夫(二牛),医馆里的医治队伍空前壮大。

医馆隔壁的院子,两年前就已经变成了育才学院,二进院子里住了五十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其中十几个女孩子,三十几个男孩子,大都是从周边贫苦之家里招来的伶俐孩子,每人的家里都得了十两银子,签了十年的契约。

他们在此集中刻苦学习一年,等到识字和算学都合格了,先生会根据孩子们的资质和志向,把男孩子们或者推荐进入鸿鹄学院继续深造,由木仙府资助他们一切所需,等到他们考上了秀才就解了契约,但是他们无论愿意不愿意门人。

世界上恩将仇报或者忘本的人还是极少数得,去年就有两个孩子考中了秀才,他们的父母就亲自带着他们去了李家村给木艾磕头谢恩。

木艾赏了他们每人一套内早的文房四宝和一百两银,反正这些东西,花都那边每隔两月就要运来几车。但是,内造之物,对于百姓们来说,就是皇家之物。两家人简直欣喜若狂,如珍宝似的捧着,好似那是国主亲自赏下的一样。

这件事也刺激了鸿鹄学院里另几个小后生,拼命地读经诵史,心里都盼着下一次秋闱也能考上秀才,也能得套内造文房四宝,供在宗祠里,让祖先跟着欢喜欢喜。

当然,大部分男孩子还是选择了做工养家一途,其中成绩好的前几人都会改签死契,成为木仙府里的下人,然后根据各自意向,分到各个店铺里当活计,等积累到足够经验,就有可能被分到外地的新铺子里当掌柜或者管事。

剩下那些孩子也不会没有着落,花王城里很多铺子老板,都愿意花上十两银子赎了他们的契约,然后聘他们到铺子里做管事或者伙计。他们因为年龄小,每月给一两月银就好,等到老掌柜或者账房卸了任,他们就可以直接接手,比起另请账房每月十两的佣金可要便宜太多了。

而学院里的所有女孩子,则由府里大丫鬟亲自挑选分配。

手脚勤快的就进铺子后厨帮忙,学做点心或者各种小吃食,将来也许会分到其它城的新铺子里做管事。因为有契约在,她们也不敢把方子泄露出去,十年后解约时,那些用到芝麻花生水果之类的方子,因为促进推广,早就被陆续放得差不多了。而剩下的方子,用的食材都是别处都找不到,所以,她们就算泄露出去也没办法做。

剩下几个稳重知礼,又性情温柔细致的就改签死契,被带进府里伺候主子。

这样两年下来,无论是各个铺子还是府里,就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也省得要在东厢里办识字班了。

孔喜那队护卫里,赵文和严武两人连带她们的家人都被调了过来住在三进院子里,男子负责医馆和学院的护卫,女子们则负责照料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她们本身都是穷苦之家出声,又都生育了子女,所以,对这些孩子们照料很是用心。男孩子们会自觉做些清扫打水等活计,女孩子们则帮忙摘菜烙饼洗衣,十分和睦。

只是,孩子们不知道,他们的平日的表现也都会通过这两家人传给府里,然后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去向。

大禹几人在医馆和学院里四处看了看,天色就已经将近申时初,三人辞别了木三,在日落之前赶回了李家村。

正文 第三百章 豁出去和才明白

第三百章 豁出去和才明白

木艾坐在院子里,看着小安领着惜缘、惜花、惜春、惜福几个去年春天新进府的小丫头,把众人忙了一下午,做好的二十几坛葡萄汁儿封了起来。想着,这次要埋到空间里的潭水边,不知比那些埋在桃树下的,会不会味道好一些。

抬头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