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源河决堤! (第1/1页)

<b></b> 世间很多事情,其实是在同一个时间发生的。 这些事情看似没有牵连,实则彼此息息相关。 此消则彼长。 时间稍稍往前推移些许。 源河渡口。 更准确地称呼,应该叫华源口。 这条孕育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大月母亲河,延续千万里,奔流入海,供养一方水土。 可惜,母亲也并非总是温柔。 愤怒的时候,她也会掀起滔天巨浪,让大地轰鸣,山河震颤,百姓流亡。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无数仁人志士耗费一生,用数代人、数十代人的传承和努力来试图平息这种惨剧。 无数的人力物力和智慧堆积在一起,最终筑起高高的堤坝,拦住了千里烟波,阻挡了滚滚泥沙,庇护了一方水土,孕育了千万良田,帮助了无数人家。 母亲河的母亲二字,渐渐变得实至名归。 哪怕偶尔仍有无法控制的怒火升腾而起,孝子贤孙也会赶忙善后,弥平水患。 但今天,这条大月的母亲河旁,来了一帮外人。 那些人身着各色不同的甲胄,目光不善。 而她曾经庇佑过的子民,已经远远的离去了。 “这才是源河啊!” 站在华源口,大雍的总指挥使目光悠然,有些感慨。 那堤坝之下,惊天的水汽直冲云霄,滚滚泥沙尽东流,怒涛拍空,咆哮万里,迅疾猛烈,广阔无边,好似直落云天之上,又像是自天际垂落而来! 一眼望去,这是一片存在于中原沃土之上的泥沙之海。 身在此间,仿佛倒泻银河,万里壮阔皆入胸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亲眼目睹其间波澜壮阔之处,难免让人心中升腾起一股豪情。 长江逝水,万古东流。 与此中伟力相比,天下几人可留姓名? 大越总指挥使的脸色发黑,不耐的说道“挖就挖,屁话还挺多!” “此言差矣,见此情此景,有些感慨在所难免。源河奔流冲豫州,豫州再往后,可就是大月的皇都了。” 大祈总指挥使倒是还有着几分的兴致,“只差临门一脚,大月便可灭国。” “别废话了,给我挖!!” 最终,还是新的大青总指挥使挥了挥手,一锤定音的说道。 伴随着他的命令,无数异国他乡的士卒,举起了手中来自大月的各种工具,对着华源口堤坝,叮叮当当的挥舞了起来。 此时正值汛期,源河水流暴涨,但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但一群小小的蚂蚁,正在她的身上蚕食着那掩盖了脾气的铠甲。 “三年内,必须拿下整个大月!” 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士卒,大越总指挥使冷冰冰的说道。 四国联军,听起来端是厉害,这也的确是事实。 但,行兵远征,耗费巨大! 四国联手,还花了足足六年的时间才推掉羽州和扬州,这是不可容忍的。 羽州的时候倒是还好,事发突然,的确让他们抢到了不少的财物。 可到了扬州,这地方虽在大月富庶,可早已被黄天军先一步狠狠清扫,便是那些没有来得及清扫的人,也不是个傻子,明知道前有四国联军,后有黄天军,能跑的早就带着家产跑了! 这就导致四国联军的收获远远没有料想的那么大。 甚至一路上的花费,都已经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了颇大的负担! 数万士卒的人吃马嚼,需要动用数十万人来为他们服务。 如果能够轻易大胜,强取豪夺,那倒也不算是亏本买卖。 问题是,出了变故。 墨丘横空出世,直接杀鸡儆猴,带着三千墨者直冲军阵,竟然还能宰了大青总指挥使刘轩启。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四国联军的脸! 可对方占据了道义——四国联军兵多将广,宗师总体人数自然也远超大月,可唯独不能学那墨丘一样报复回来。 四国联军还是要脸的,哪怕要的不多。 宗师之祸的惨剧大概也没有人想重演第二次。 就像当初没有人猜到仅是一次刺杀,就招致宗师之祸一样,如今需要维护规则的人,是四国联军。 墨丘以宗师之身带着三千子弟硬悍军阵,阵斩大月总指挥使刘轩启。 无论如何都不能说这是一场“刺杀”,这叫正面斩首。 对方是在保家卫国。 谁说宗师就不能保家卫国了? 四国联军无法在这方面去挑任何毛病,但此事之后,各国宗师皆有到场。 无需那些宗师亲自动手,只要留在军队之中便是一种威慑。 各国之间都有一种默契,国家间的交战,几乎不会出动宗师。 对于已几乎掌握凡尘伟力的宗师而言,直面军队的风险也还是很大的,他们真正的作用绝非用在战场上,而是刺杀。 像墨丘那样带着三千子弟就敢直冲军阵,还真成功斩首的狠人,千百年难出一个。 对方成功了,任谁都没有办法说什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