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万民得利,墨家受挫 (第1/1页)

<b></b> 兼爱很好,不是现在。 这已经是很重的批评了。 如果说出这句话的人不是顾担,禽厘胜能就此与其争辩一万句。 但作为在墨家创立之前便和墨丘熟识,乃至亲眼看着墨家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顾担面前,禽厘胜几度张口,却没有一星半点的声音发出。 “兼爱,固然是最高的愿景,墨者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了不起!” 顾担伸出大拇指,表达嘉奖,“但” 很多话,转折之后,才是真正要说的。 “人有亲疏远近,便是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够爱无等差,想要将其推广、施行,且让百姓自发的做到,几乎是不可能的,那种难度与创造出一个大同之世没有区别。” 顾担还是说道。 兼爱的核心便是爱无等差,爱别人就像是爱自己。 墨家最高层面的畅想,便是人人皆兼爱,人人都爱别人如同爱自己,那便相当于无数人格爱自己,世上又岂会再有什么纷争呢? 你爱我,我爱你,大家亲如一家,无所谓性别、年龄、地域、国度,看似是将自己的那一份分了出去,何尝不是收获了更多? 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这的确是真正意义上的互惠互利。 但很遗憾,做不到。 根本做不到。 世道是不公的,人与人之间,的确也是生来就有差距的,必须要正视这一点,才能想出办法。 简单来说如果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彼此父辈是好几代的邻居,到了你们这一代,村子里一直用的河水要枯竭了,但灌溉的时候也要到了,别人用来灌溉自己家的田,你们家就没得用,没得用收成就不好,收成不好会饿死人 这个时候怎么办? 一人一半,平分? 两家都会有人饿死。 全力供给一家,粮食也平分? 还是一样的下场。 总有人是要饿死的。 如果正视这个事实,又该如何去抉择? 抽签,谁抽到谁直接去死? 还是按照别的什么方式去看看谁做倒霉蛋? 不可能的。 兼爱,兼爱。 必须要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便是,自身的利益不会受到极大威胁的时候。 前面的例子还仅仅只是面对生死存亡之时。 还有很多比不得生死存亡这种局面,却也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竞争,处处皆是。 今日让一步,明天让一步,家也就撑不下去了。 不可能人人皆有墨者的觉悟,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墨丘。 大公无私能够作为极高的赞誉,足以看出几分门道。 但,大公无私者,却又通常不得人之亲近,又是为何呢? 人人都讨厌别人走后门,但又喜欢让自己享受这种便利。 这是不争的事实。 想要做到人人兼爱,第一个条件便是物质资源得到绝对的满足,满足到有和没有都一样,永远不必去面临竞争的局面。 可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又要兼爱做什么呢? 顾担说兼爱很好,但不是现在。 道理禽厘胜都懂。 可不是现在,墨家又该走向何方? 墨家十义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节葬、节用、非命、非乐。 其中天志和明鬼曾被墨丘拿来短暂的当做墨家的核心观念。 问题是这俩东西凑一块,其实是在说墨家掌握了天地运行的一些道理,劝导世人莫要求仙问道,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坏事就行了,那至高的鬼神自然能够明悟一切。 真正的百姓哪有钱财去求仙问道? 根本就用不上! 兼爱、非攻是现在墨家奉行的核心理念。 兼爱做不到,非攻周围哪里还有战乱?也用不到! 剩下的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命、非乐这些观念只能当做是一种处事手段,根本就没有办法当做墨家运行的核心逻辑。 如今墨家的核心逻辑,皆是悬挂在了“兼爱”这两个字上,只要兼爱还没有做到,墨家便可无限的为之努力。 说兼爱不行,就是在说墨家不行。 换个人说这种话,已经可以不死不休了。 可是,说这句话的人是顾担。 与墨丘相交莫逆的顾担。 亲眼看着墨家一步步走来的顾担。 终结了四国攻伐,此世乱局的顾担。 在他的面前,墨家没有道理能说他说的不对。 兼爱之言固然美好,这其中的难度,又何止是以道理来计? 与其期待墨家和墨者这能够创造出一个人人兼爱的世界,那还不如期待顾担直接问鼎至高,还给人间太平盛世更为稳妥一些。 当然,说兼爱不行,绝不是在说墨家一无是处。 恰恰相反,墨家的出现给曾经深陷泥潭的大月民众带来了绝望之中的曙光,且真的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民间的风气。 因为墨家的存在,民间对于道德与道义的要求标准都被活生生的拔高了不少,也确实因此涌现出了一批‘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中豪杰,将墨家十义奉为圭臬,万民得利。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