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顾担顿悟,吾谋万世! (第1/1页)

“练气中期.” 灵气环绕周身,顾担目光如电。 如今的修士将练气分为九层,三层算一个小境界。 练气中期,也就是抵达了练气四层,已经算是练气境界中的一个小分水岭。 在四层之前,修士自身所掌握的灵气总量并不够多,几乎无法持久作战,这个时期的修士最为驽弱,一些消耗颇大的仙术根本用不了几次就会耗尽自身灵力。 而到了练气中期,这一情况将有所改观。 与宗师类似,此阶段的练气修士已经能够做到灵力外显,算是真正对标宗师的真气外放,即使不借助仙术,亦能自行护体,终于有了些许修士的风采。 据说练气初期和练气中期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壁垒,天资寻常者甚至需要花费经年累月的时间去打磨。 但顾担一丁点感觉都没有,自然而然的便已做到灵力外显,也代表着他在仙道上的实力,已经来到了练气中期。 “练气中期,对标初达宗师之境的武者么?” 把玩着手中灵光,顾担若有所思。 真正踏入宗师的标志是真气外放。 练气中期的标志,则是灵力外显。 而练气后期,则是一个逐渐积蓄自身的过程,与宗师真气自行,不断打磨周身无比类似,就连表现自身的方式都一样。 竟能如此相似? “不,不对。” 顾担如今对武道的认知,说是当世第一也不为过,如今开始转修仙道,不代表武道上的见解都要化为乌有,那一直都是他实力的一部分,甚至是安身立命之本。 走过的路,流下的血汗,都会化作经验,烙印在脑海里。 “如果按照清平子的说法,武道其实是传承于巫,巫——武” 顾担脑海中似乎有惊雷闪过,刚刚突破之下,自身灵光前所未有的旺盛,连念头都无比清晰,“武道,只是对巫的拙劣模仿! 最初的,那群传说中能依靠肉身手摘日月、脚碎山河的家伙,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根本不是如今的武道能彰显出来的。 但——如此说来,练气又何尝不是对炼气士的拙劣模仿?甚至名字都没有换,可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传说之中,炼气士追求先天一炁,可吞天食地,饮朝霞,食白露。世人对于仙最初的畅想,便是由炼气士开始。” 顾担似乎把握住了某种脉络,在两条皆然不同却又无比相似的道路上,他以自身丈量。 “只是传说的开始和结束一样突然,无论是巫还是炼气士,他们的传说都是戛然而止。此后的筑基、金丹等境界甚至连传说都不可得见,直接来到了修仙盛世,似乎这一个个境界都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武道脱胎于巫,练气脱胎于炼气士,可金丹、元婴等境界又脱胎于谁?那是隐没在历史中的东西,可即使只有武道和练气境界比对也能察觉到其中的相似之处!” 顾担双目湛湛,神清气明,思绪勃发,百载修行在此刻于脑海中交汇。 只要存在,便有痕迹。 他这位年幼的长生者的确不能穿梭时间,去一窥往昔的繁荣大世,但后起之秀亦能从点滴斑斓之中,窥得上古的一丝风景。 武、巫;练气,炼气。 它们甚至脱胎于不同的体系,竟能如此相似! “婴儿会下意识的模仿长辈的动作和声音” 顾担沉思着。 巫之后,是炼气士的时代。 可炼气士这条路,一开始也是没有人走通的。 后来者,当然会汲取前人的经验来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到达一定层次之后,才会开始走自己的路。 毫无疑问,那些炼气士最后有人成功了。 可在这最初的境界中,仍能够让后人隔着无尽时光,窥得一缕。 “炼气士,最开始定是模仿者,这才是能最快扎根,也最便捷的路!” 顾担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一刻也不敢放松,他明悟了,“宗师即是练气,练气即是宗师,他们走的路不同,但表现形式却一模一样,毫无差池! 起码,在最初的境界之中,用宗师来对标练气,绝无半点错漏!” 宗师是武道中的一个境界,练气又何尝不是? 就如同宗师根本展现不出来巫的神异,练气也根本不能代表炼气士的光辉。 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正是因为一步步的攀登,才会有后来的成就。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关于炼气士的道路记载,无需多么高深的记载,便可管中窥豹,寻觅到大宗师之后,那所谓的先天之境究竟如何抵达!” 顾担猛然站起身来,无比兴奋。 触类旁通! 那玄之又玄的先天之境,卡了他七十余年。 近十几年来,武道更是已无半分长进,却仍旧没有让他感受到任何“突破”到下一个境界的预兆。 似乎此路当真断绝掉了。 姬老给他留下的经验,乃至夏朝之时薛闻剑、辛、谭几位宗师遭遇的横祸,无一不说明着贸然尝试与找死无异。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