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炼气之密,先天曙光!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凶僧!横冲直撞

“《神志》有载,太初之时一片混蒙,万物不显,不可测量,先天地生。世人不知其名,故强称曰:道。” 庄生肃穆的说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存四方,终有显化。 第一批天地间的生灵由道化生,于是万物开始萌发生长,混沌也逐渐变得有序。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天圆地方,世见其光;神仙点化,人现蛮荒;万灵齐乐,此世大昌!” 庄生口中像是在念诵着古老的谶言,恍惚间他的思绪像是超脱了此世,得见了上古时所掀起的一丝波澜。 神,万物者也。 对于那直接由道所化生的第一批生灵,他们,或者应该说祂们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个不同的名字,天神、神仙、巫 在最古老的传说之中,天下所有的存在,都是根据他们的某种特征而被赋予了生命,连人本身都不能例外。 祂们是大道的长子,拥有着最接近道的力量,是道之一面的化身。 祂们为世间带来繁荣和昌盛,万灵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存在,无序的混沌因为祂们而逐渐稳定。 正如那古老歌谣的最后一句,此世大昌! 但也正如同那群古老生灵的骤然现世一样,祂们消失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其兴也忽焉,亡也忽焉。 此世大昌之后,留下的却并不是什么精雕细琢的赞誉之词。 “世有大劫,魂归于道。” 当最后一句念完,庄生脸上的肃穆之色逐渐散去,变成了颇为无奈的模样,“这已是我能找到的,记载最为清晰的传说了。” “庄道友果真学识渊博!” 顾担打开酒封,浓烈的酒香气充斥在洞府内,让人口舌生津,“此后又如何?” “没了。记载就那么多,剩下的那些神话故事,每一处都不一样,完全对不上一星半点,理应是后人臆想。” 倒了一杯赤江,庄生端起来一饮而尽,火辣至极的感觉由喉间滑入腹中,让人面庞都不由得红润了起来,强烈至极的酒气萦绕间,他却轻轻叹息一声,不见豪气,“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他的目光扫向恨不得填满整个洞府的书架,上面摆放着无数他苦心孤诣搜集而来的典籍。 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书都只是后人的妄想,在这个时代他甚至找不到和他‘情投意合’的道友,只能捡起一本本书籍,想要拾起一丝关于上古的拼图,期望能够从中拼得一丝丝脉络。 有什么意义呢? 他不知道,但他乐意。 仅此而已。 只可惜啊,只可惜。 个人有限的时光,如何能够揣度往昔无限辉煌的岁月呢? 就连寻访‘旧地’都不可能做到,最多只是从无数虚假之中,寻觅那一丝丝微不可查的真实。 岁月是最好的坟墓,足以静悄悄的抹除一切痕迹。 就连这份爱好和好奇之心,都远远无法满足。 “此言差矣。” 面对庄生的叹息,顾担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怕什么大道无穷,进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 “进一步便有进一步的欢喜” 庄生呢喃着这句话,眼睛也越来越亮,像是孤独许久的人终于找到了知音,他起身便向顾担鞠身行礼,“得道友此一句,庄可谓无憾也!” “哈哈哈。” 顾担大笑,“分明是我来请教庄道友的,何必如此谦让?” “孔道友解我心头之结,受之一礼理所应当!” 庄生笃定的说道。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想法自然更不会一样。 他最感兴趣的,便是关于那神神鬼鬼之事,凡人时候如此,宗师之后如此,现在转而修仙,亦是如此。 可无论是凡人也罢,宗师也好,就算真的踏上仙途,最真实的感受其实也并非是在不断接近大道,反而是止不住的绝望。 天地浩渺,仙途遥遥。 仅仅只是炼气晋升筑基,便能卡死多少人? 这固然有此时大环境不好的原因,可这才仅仅是练气升筑基啊! 区区下品灵根,何以越过那一道道修行中接连不断的玄关,步步攀登位列仙之极尽,窥览天下之奥秘? 说什么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做到,其实是在哄骗自己。 不过他很幸运,他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爱好,那种自千百本书籍中察觉出蛛丝马迹,翻阅到岁月余留下的一丝光阴刻痕的时候,总会让他自觉心潮澎湃,不能自己,甚至远比修为突破更让他激动。 他已经找到了比一条自己几乎没有一星半点机会攀登上去的大道更喜欢的路,最大的遗憾将不再是修行上的困顿,而是不得谜团答案的不甘。 大道从哪里来? 仙道从何处生? 人要到哪里去? 只要活着,总有人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