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不出两周,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在冰岛附近海面执行护航任务,又驶进了德国潜艇的鱼雷射程之内。这回驱逐舰被打沉,一百名水兵遇难。此事哄动全国报界,伍迪·格思里为此写了一首叙事诗:

『他们都是谁,告诉我,他们都是谁?

亲爱的“鲁本”号可有你的朋友?』

真正的战争狂热,顿时遍及全国,可是国会山上那些孤立派依然不为所动。总统提出意见,说在目前情况下,中立法有些条文已经过时,比如其中规定美国商船除船长自用手枪和捕鲸鱼炮之外,什么武器部不准带。总统认为,应该废止中立法,另定准予美国货轮配备武器,运货到各交战国港口的法规。国会两派为此展开辩论之激烈,不亚于租借法案。政府仅以比早先还要微弱的多数获胜:在参议院多十三票,众议院多十八票。除非事态急转直下,这届国会对宣战法案是通不过的。不过罗斯福也没有拿定主意要宣战。按照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协约,美国如与三国中任何一国进行全面战争,其他两国也将对美宣战。同时,罗斯福觉得,美国羽毛未丰,还难以同时对付日本。

罗斯福和顾问们越想越是摸不着头脑。十七个月来,罗斯福想尽办法激惹希特勒,本来设想会使他那条顿脾气大发作的,可是“元首”总是忍住性子,只是略加运用而已。海军上将雷德尔两次请求希特勒批堆反击,因为美国物资源源运到英国,令人担心。他写了一张清单,说美国海军已经二十次无理挑衅,一心想挑动希特勒的感情。可是希特勒却心平气和,反叫他耐心一点,等到击溃俄国,他会“严”惩罗斯福的。罗斯福下了遇敌即击的命令后,雷德尔又提出,请求攻击美舰,否则就把潜艇全部撒出大西洋。希特勒还是摇头。他说,不久“俄国战役即将决战,”那时再放出“狼群”去收拾美国海军不迟。

总统本来希望,只要美国不避开冲突的航线,由于冤家路窄,事态必然会发展到公开交战的地步的。可是希特勒果然是审度形势的老手,只见他一忍再忍,委曲求全。在东亚方面,日本人虽则屡次受到挑衅,看样子同样也不肯上当,反而派人来华盛顿谈判。可是谈判拖廷日久,轴心国更加近于席卷全球,罗斯福觉得简直无能为力。据舍伍德后来发表的意见,“罗期福那时已经技穷了。他的锦囊中曾取出过多少妙计,而今竟然一筹莫展。”华盛顿人一般都感到沉闷,舍伍德也有同感,觉得还不如赶在圣诞前夕,到纽约去看看戏剧界有些什么新戏呢。

※※※

十一月末,乔思·费勒和路斯·维尔克合办的演出公司宣布,即将在百老汇街上演《海军上将的贤内助》。这是洛厄尔·巴林顿新写的喜剧,曾在市外看过试演的观众说真是风趣横生。戏里主角是一位驻夏威夷海军军官的妻子,她野心勃勃,想凭借华盛顿一位伯父的势力让丈夫升官晋级,剧情很曲折。军界滥用私人,戏里把它揭露了,所以人家说是“对海军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原定上演日期是1941年12月10日,地点是百老汇剧院。

第八章 战争边缘的美国!

1940年春天德国发动闪电战期间,凯特·史密斯不断高歌恳请上帝保佑的那个美国跟大萧条时期的美国已经有很大变化,但较之70年代初的超级大国的美国还相去很远。在美国参战之前,虽则欧战已经促使它开始兴旺,但并有没有带来真正的繁荣。1941年罗斯福第三次就任总统后的第二天早上,《下午报》(七个月前由马歇尔·菲尔德在纽约创办的一家不登广告的报纸)在头版登了一幅衣衫褴褛的失业工人群的照片。这样的惨象,当时在美国还可以看到。当时全国失业人数近900万;在工程兴办署名下以工代赈的人近300万;黑人有30%需要救济。那已经是股票市场大崩溃之后的第11个年头了。千百万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青年已经完全记不得什么叫经济繁荣。他们的父辈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则尚未降临,年轻的一代由于需要为生存而挣扎,却早已饱经锻炼,惯于忍穷吃苦了。

国家急需大量的兵员,但兵役局的军医却说应征青年约有半数体格不及格,于是罗斯福便在1941年春召开全国营养会议,想弄清楚问题所在。会议的答案是任何福利部门里做过实况调查的人都知道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十年以来的营养不良。据1940年人口普查,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儿童,其家庭收入每年不到1;500元。1/4的人口仍然务农,而普通农民每年只能挣1;000元。1939年秋天,托莱多市的学校竟因经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