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 (第1/4页)

会议当中,民政部也已经拿出了关于此战的计划,除了用最大的努力保障大军后勤,解决好受伤士兵的治疗以及安定民心外,民政部也提出了计划,民政部会派出大量的官员跟随国民军身后,安定国民军所占据的地方,避免国民军把精力浪费在维护地方上面。

而财政部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事务就是解决军费问题,安华林近年来已经越来越有政治家的气势了,顿了顿声后道:“军费问题大帅完全可以放心,现在我财政部剩余款项充足,而且最新发行的五千万光复债券现在的销售势头良好,未来数个月内还能够收入一笔。不过军费问题,还需要华夏银行那边多多配合!”

安华林所的需要华夏银行配合陈敬云自然是明白什么,现在华夏银行在国民军体系当中除了充当商业银行外,更重要的职能是充当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现在南方临时政府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是寄存在华夏银行,要用钱的时候就直接去提,乃至国民军十余万军人的薪资也是通过华夏银行发放。

而华夏银行发出去的自然是华元这种纸币了,而通过纸币的发行,实际上华夏银行能够筹集的资金是要远远高于他所储备的本金的。

而安华林所说的配合,不外乎就是让华夏银行在国民军财政紧张的时候,适当的放宽纸币发行比例,用来充当军费,尤其是军人的薪资。

虽然这种举动会造成华元的贬值,甚至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影响到民众的生活,但是如果真的到了财政部拿不出钱的时候,直接印大量纸币当军费也是迫不得已的方法。毕竟到时候如果败了,这些纸币会不会成为废纸也轮不到他们来担心,如果赢了,这纸币的价值有政府担保是有保障的。

而华夏银行虽然充当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但实际上就是个私营银行,陈敬云自己还在里头占据了大量的股份,财政部要华夏银行配合扩大纸币的发行量,没有陈敬云点头是不可能的。

“放心,华夏银行那边我对吩咐的,财政部尽管把相应的计划拿出来。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前期适当的扩大比例就行,不到紧急时刻决不能让华元贬值的!”陈敬云可是很明白华夏银行为了建立起华元的流通和信用是花费了多大的功夫,华夏银行依靠着陈敬云的鼎力支持,到现在也不过是让华元在福建和浙江以及上海部分流通而已,而且很多民众根本就不认这纸币,非要用真金白银才放心。尽管如此,其中花费的努力也不是外人所能够了解的了,而这信用建立起来难,但是要毁掉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已。

而华元的信用已经不仅仅是影响到华夏银行自身,而起还影响到已经用华元进行政府结算的南方临时政府。

南方临时政府中,已经把商税等部分税收设定为只收华元纸币、另外公务员的薪资、军人的薪资采用纸币发放,同时一些内部军事采购和政府采购也是用华元纸币支付。这一收一发,就形成了华元纸币的一个巨大流通循环,尽管这个循环还只限于国民军体系内部以及附属体系,但是华元要是过度贬值,这个循环一旦崩溃的话,国民军不用北洋军来打也就完蛋了。毕竟当十多万国民军士兵们发现拿到手的纸币一文不值的时候,恐怕第一时间就会造陈敬云的反。

安华林也是知道轻重的:“这只是财政部的预留计划,前期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增发纸币计划!”

打仗,第一是要钱,第二是要钱,第三还是要钱!

所以这财政才是最为关键的,所以这财政军费等问题不但陈敬云和安华林在说,也引来郑祖荫和袁方等一群将领偶尔也问几句,而安华林则是拍着胸口保证:“以财政部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预期收入,财政部完全可以支撑起国民军持续进行长达半年大规模战事!”

安华林口中的所谓的大规模战事是以苏南战事为参考,一个月的花费高达上千万的那种!

安华林如此保证,让一群将领们安心了不少,他们可不想前线打的紧张的时候,后方就拿不出钱来补充子弹炮弹等作战物资,也拿不出钱来发放士兵的军饷,到时候可就不战而败了。

临近尾声,陈敬云道:“大家都回去准备吧!”

会议散了后,陈敬云又在统帅部内召开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是刚才那些高级将领,陈敬云在会议当中没有多余的废话,重申了渡江作战的要点后,就是给各部队分配任务并签发作战命令,当夜马成和李继民连夜赶赴他们的军指挥部,李继民回上海,而马成则是奔赴芜湖。

为了更好的指挥安徽战事,陈敬云命令第八师、第五师也划入第二军指挥。使得马成指挥的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