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 (第1/4页)

起来都不怕死的样子,但是真上了战场后全都是躲在后边的角色,反正桂军就从来没见过国民军营长以上的军官带头冲锋勇敢作战的例子,一打听,竟然被告知国民军中严禁中高级军官带头冲锋,这让桂军将领们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一段时间内认为国民军上下都是怕死,没有勇气的懦夫角色,而起国民军里头小规模部队被北洋军击败击溃的例子也时有发生,这就更让桂军将领更加鄙视国民军的军官和士兵的素质了。

而对中高级军官的指挥能力,桂军将领对国民军的评价也不高,至少在衡阳战役中,桂军的诸多高级将领对国民军的指挥是有些看不上眼的,持续了一个月的战役中几乎没有任何指挥上的亮点,没有奇袭,没有以少胜多,没有坚守不退,总之桂军是怎么也看不出来这支国民军身上有着优秀军队的素质,更加不理解陈敬云怎么能靠如此素质的部队就夺下了东南数省奠定了争霸基础,更加不理解怎么能够和北洋军硬拼。

不过桂军很快就是找到了理由,那就是国民军的装备好!

国民军的装备极好那是国人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而这个第十师也算是让桂军开了眼界,不但是清一色的汉阳造,还有整整一个团三十多门五十七公厘速射山炮(60毫米速射山炮),还有大批的轻重机枪,这些装备让那些桂军将领们看了直流口水,说起来桂军也是有汉阳造的,也是有机枪的,也是有山炮的,但是却不可能做到和国民军这么大的规模。

桂军的装备大多数都是以前从前清新军的武器,少部分是辛亥后小批量进口的,另外有一份则是向各大军阀买的,比如他向国民军就买了一大批枪支,汉阳、日造,曼利夏都有。其实步枪还好说,虽然型号繁多复杂了些,但是多少能保证数量,而要想做到和国民军这样统一口径和制式就无法办到了。这年代的中**队要统一步枪的话难度不小,就算是国民军也只能统一了口径和弹药,但是步枪任旧是列装了三种之多。而北洋则是连弹药都无法统一,有些部队是日造步枪的六点五毫米子弹,有些部队88式以及汉阳造的七点九二圆弹,而辛亥后北洋军大规模扩编,那些主力师虽然编制没变动过,但是所辖的兵力大多都是超过了编制,有着独立旅、独立团或者补充旅、补充团的编外编制,加上历次作战造成的损失,就使得了北洋军各师已经极难保持当初的每一个师都保持统一制式的规模了。

北洋军如此,其他军阀就更糟糕了,南方三大军阀当中的滇军和桂军装备的步枪型号复杂,基本上什么型号都有,不管是日造步枪还是汉阳造又或者是曼利夏,以及其他各种步枪都有,加上各部队的装备一分发下去后根本就没机会重新整理,所以就造成了几乎每一支部队里都存在着好几种不同枪支和子弹的口诀,比如这第十三师就是有这日造步枪和汉阳造,另外还有小部分的法国步枪。

不过步枪无法统一,口径也无法统一,但是步枪数量好歹是足够了,主力部队总算不用装备那些单发后装枪甚至是前装枪。

但是机枪和火炮陆荣廷就无能为力了。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一章 陆荣廷之对比

为了加强部队火炮力量,陆荣廷可谓是把广西都刮了个底朝天,这才凑出来几十门炮和几十挺机枪桂军加入南方联军后有了第五军三师三旅的番号,而陆荣廷也只能给每个师配十几门炮,至于混成旅里头则是数门不等,重机枪也是差不多这个路数,第十三师的装备在桂军中算好的了一共也就十二门的山炮,然后七八挺的重机枪。而且这些山炮里头半数还是架退炮,连口径都是三种之多,这和国民军第十师的炮兵团一比,简直就是天上和地下之分人家一个炮兵团再加上那个第一混成旅的十几门七十五公厘的山炮,就超出了桂军所拥有的全部火炮力量。

火炮和机枪重火力方面,单单是国民军第十师和第一混成旅就比整个桂军要强得多。

可这样还不算,根据国民军内部里流传出来的传言,这第十师在国民军系统里简直就是后娘养的,各种装备重来就没满编过,迫击炮和机枪数量直到不久前才给配齐,而炮兵团也只是清一色的六十毫米山炮,这和国民军各个主力师当中的七十五毫米野炮和山炮完全不同。如果这次衡阳战役不是国民军第十师,而是换成了其他任何一个国民军主力师来的话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怪不得敢和北洋顶着干!”陆荣廷以前对国民军的武器装备是略有耳闻,这次听前线的心腹军官亲自汇报,才发现国民军的装备比自己以前猜想的还要好上一些:“他娘的,要是老子有这么多好大炮机枪,老子也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