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 (第1/4页)

根据我军侦察的情报,敌军现在在江北地区在扬州有第七师大部约一万人,在江北泰山镇、解家庄一带有第五师一万余人,在江北以西有第二混成旅,滁州以西有第十师,除了这些原有部队外,空军已经在滁州侦查到大批敌军抵达的情况,这一股敌军应该是敌军第十一师的部队。而敌军徐树铮部第十一师的剩余部队在蚌埠、淮南一线。”

现在的国民军还不知道这抵达滁州的并不是徐树铮的第十一师,而是远在徐州调来的第二十师,而且是只有一个旅,另外一个旅则是被调往了清江浦。

战场上双方自然不可能知道对方的全部详细调动,只能根据一些有限的消息来判断敌军的动向。

“另外从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徐州方面的第二十师应该已经往清江浦方向增援。这样短期来看,敌军在蚌埠到滁州一线上只有徐树铮的第十一师!”沈纲同样不知道北洋军派往清江浦的只有一个旅,而不是整个第二十师。

“而我军的情况呢,安庆方向的第十五混成旅已经向西推进岳西地区,他们的正面虽然有一部分的北洋第一军的部队,但是足以掩护我军在安徽行动,阻止敌军继续向东推进。在巢湖的第十六混成旅和芜湖的第十七混成旅正在待命休整中,随时可奔赴前线作战。武岗方向的第一军第一师和第四师持续和唐天喜的第十师和于有福第二混成旅僵持中。

在合肥地区则是有我军第二军之全部,包括肥西方向的第六师、合肥城内的第八师、肥东的第九师、肥男方向的第五师和第五混成旅。”

沈纲继续道:“根据我军目前的部署和敌军的情况,我认为应该迅速而快速的执行下一步计划,除了兵力受损严重的第六师驻防合肥防备曹锟残部和淮南的徐树铮部外,其余第二军主力往东南掉,回援第一军的第一师和第四师,同时派遣一旅前出滁州和蚌埠的中间地带,抵达明光地区,切断津浦线,断掉敌军的补给线,同时调动敌军分散兵力驻防津浦线。而第二军主力则是南下滁州,以优势兵力彻底攻占滁州,奠定津浦线胜局!”

陈敬云听罢后却是皱眉:“现在滁州那边不是还有敌军驻防吗,第二军贸然进军如果久攻不下敌军回援的话又该如何!”

沈纲自信道:“那我们到时候就来个攻城打援!”

“按照这一计划,到时候我军将会汇集众多主力部队,就算是正面强攻也能够拿下滁州来的!”沈纲这话可不是乱说的,如果真的执行这一计划,到时候国民军就能够在滁州方向汇集第一军的第一师、第四师;第二军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九师、第五混成旅。后续派遣增援的第十六混成旅、第十七混成旅。

到时候国民军将会占据极大的兵力优势,没有了合肥曹锟的牵制,国民军完全能够腾出手来汇集优势兵力攻占滁州。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国民军要先攻打合肥,曹锟为什么坚守两月而不退的原因所在。因为合肥的安危已经不是安徽一个省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了整个津浦线战局。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看透的,冯国璋知道,曹锟也知道,袁世凯也知道,但是其他人却是不知道,或者说他知道了装作不知道,要不然徐树铮的第十一师早就飞奔而下了,依靠着铁路机动,徐树铮完全可以在两天内就机动到滁州,就算没有铁路从蚌埠出发他顶多也就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合肥外围增援曹锟,可是他没有。

现在曹锟守不住合肥而主动撤退,也就让代表着北洋彻底失去了对皖南的控制权,更重要是没有了曹锟的牵制,国民军就能够集中更多的优势兵力进攻滁州。

沈纲提出了作战计划后,陈敬云听罢后觉得可行,当即就是批准了这一计划,而当天参谋部就是给下属各部队重新下令。

命令受损较为严重的第六师驻防合肥,防备曹锟残部和淮南方向的徐树铮部队。同时命令休整完整后一直没有参与到进攻合肥的第五混成旅立即东进,前往明光切断津浦线。

剩余的第二军将转到东南,以第九师和第五师为主力,兵力已经不足八千的第八师为预备队向滁州方向直奔而去。

再命令巢湖第十六混成旅和芜湖的第十七混成旅奔赴滁州、江北以西加入第一军的作战序列。

国民军在安徽的各部队几乎是成了一个扇形向滁州集中。

同时为了掩护安徽方向的作战,国民军第三军在苏南的作战也是没有停下来,第三师主力和第十八混成旅已经分别向淮安和盐城进攻。并且由于长江正面压力大减,镇江方向的第七师已经是准备渡江到扬州作战,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