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 (第1/4页)

的海防要求,建议暂停上海钢铁厂的大规模建设,转而把设备和资金投入到马鞍山这边来,防止我国将来和敌军爆发战争时,敌海军对我沿海的钢铁基地进行击另外由于上海钢铁厂所需的铁矿和煤矿都需要外运,生产成本上较高甚至还不如福州钢铁厂,毕竟福州钢铁厂还有福建内的部分小铁矿和小煤矿支持,而上海钢铁厂则是全部需要外运,尤其是将来极度需要马鞍山铁矿的铁矿如此一来,还不如把钢铁厂直接建设到马鞍山”马寅初继续说着:“如果不进行上海钢铁厂的第二期工程的话,将会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和设备用于马鞍山钢铁厂的建设另外现今上海钢铁厂的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依旧会拥有十万吨生铁、五万吨钢材产量在规模上比福州钢铁厂略小而计划中的马鞍山的铁矿将会建成生铁产量达到万吨,钢材产量达到五十万吨的大型钢铁厂!”

第一卷 第四百零七章 拖拉机和坦克

不得不说,陈敬云所策划的钢铁行业的发展目标是极其宏伟的,先不尚在计划中的马鞍山钢铁基地,就算是东南钢铁公司的发展目标也是极其庞大的,而且发展目标也是随着国民军不断向外扩张而改变

比如最开始东南钢铁是算把主要的生产基地放在福州,后来国民军拿下苏南后,就是算更改到上海,并停止了福州钢铁厂的第二期建设工程而现在国民军占据安徽后,把马鞍山钢铁也掌控到中,所以又是把目标更改到了马鞍山这样的频繁更改计划并不是人们所愿意的,也不是陈敬云缺乏远见,而实在是无奈之举,比如当初建设福州钢铁厂的时候,国民军连浙江都没有能够完全掌控呢,而建设上海钢铁厂的时候,马鞍山还在黄兴等人中呢

不过现在既然已经把马鞍山铁矿掌控到了中,而且陈敬云也是极为清楚马鞍山的铁矿是足以支撑起自己建设一个超大型钢铁企业来的,所以这一次他就是算把初期的钢铁发展放在这里了为了方便马鞍山钢铁的计划,除了缩减上海钢铁厂的建设工程外,陈敬云还算把福州钢铁厂的部分设备搬迁到马鞍山来,毕竟现在福州钢铁厂的铁矿和煤矿也是极度依赖外运,福建本地限于交通和开采难度的原因是无法满足福州钢铁厂的需求的

如果集中绝大部分的力量在马鞍山建设一个钢铁基地的话,除了可以就近利用马鞍山铁矿,它所需的煤矿也可以利用长江乃至铁路运输而来,而且距离不算太远

计划中的马鞍山总量高达一五十万吨的钢铁产量足以奠定中国初期工业化所需要的钢铁需求,如果再加上福州钢铁厂、上海钢铁厂、以及尚在北洋军地盘上的汉阳铁厂,到时候中国的生铁产量将会超过一五十万吨,钢材产量将会达到七十万吨

而这个数值将会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日‘本钢铁产量,现在的日‘本钢铁产量中的生铁大约二十五万吨,钢材二十五万吨当然日‘本钢铁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等中国的马鞍山钢铁基地建设完毕后至少也是两年后,而两年后也就是1915史实中的日‘本利用一战的东风,已经让自身的钢材产量达到了七十万吨左右了,一战结束时已经是超过了八十万吨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马鞍山钢梯基地顺利建设起来并顺利投产的话,那么在一战后中国的钢材产量将会和日‘本持平

1913年的美国钢产量是三千多万吨,德国是一千八万吨,英国是七七十多万吨,法国是四七十万吨,俄罗斯是四三十万吨,日‘本是二十五万吨,中国是十六万吨(汉阳铁厂六万吨加上东南钢铁十万吨)

至于一战中世界各国的钢材产量将会继续飙升,等到一战后就连日本的钢材产量都会达到八十万吨以上,而马鞍山钢铁基地顺利投产的话,那么届时中国的钢材产量将会不逊于日‘本的钢材产量,至于生铁产量将会远远超过日‘本当这个生铁产量主要是因为日‘本本来没有太多铁矿,炼钢都是直接进口铁矿和废钢,生铁产量一直都不高的

马鞍山钢铁基地关系到中国钢铁的整体发展,而钢铁行业又是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的发展,所以这马鞍山钢铁基地的建设自然就是重中之重了

为此,马鞍山铁矿开发计划也是成为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头号项目,而为了开发马鞍山的铁矿,东南钢铁公司以采矿部门为主体,独立出来成立了马鞍山矿业公司,负责煤铁等矿产的探测,开采业务,而东南钢铁则是专注钢铁生产和研制

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单凭中国自己是无法完成的,不但缺乏资金和设备,还缺乏足够的工程师等技术人员,所以要短时间内完成对马鞍山铁矿的开发,那么就需要借助外力,尤其是来之于美国的资本和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