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 (第1/4页)

饧雍谒坎煌5脑诹髅ッ媲盎卫椿稳ィ�思也磺俊�槟闱俊�樗�。∮谑呛跻桓鲎院盼���嗄甑募そ�橹��牛�怀山裉斓挠么示褪悄掣隹植婪肿幼橹�呋�硕苑训夏洗蠊�拇躺薄�

之所以说费迪南大公犯二,不是说这个人在军事对持期间去动乱地区视察,也不是说这个人在没有严密防护的情况下游走在恐怖分子的枪口前面,而是这二货在上午遭遇了第一次刺杀后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立即逃跑,没有把自己严密保护自己,而是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巡视,而且还是继续坐着那辆敞篷轿车,结果好了,被人家的第二次刺杀给一枪撂倒了。

可以说,这人的死完全是自找的,不但自己死了,还连累了自己的老婆也被杀死。

费迪南大公一死,虽然让奥匈帝国失去了皇储,但是老皇帝来不及悲痛啊,本来他还愁着改用什么借口发动战争呢,这不,费迪南大公一死,现成的借口不就来了嘛!至于儿子死了实际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和帝国大业比起来区区一个儿子算得了什么,死的好!死的好!

于是乎老皇帝一边惋惜着自己那个傻儿子的死,一边庆幸着这个傻儿子的死给帝国带来了机会!

然后立即就是和德国那边联系起来商谈起来正式战争了!

这场欧洲战争的爆发,巴尔干地区的事情只是一个火药引线,费迪南大公的死也只是一个火星。而真正的炸药却是德国、法国、英国、俄国等列强这些年来积累的无数矛盾,而且这还是不可调节的矛盾。

比如德国和法国之间因为普法战争而积累的矛盾,普法战争法国人战败,被迫割让了部分北部领土给法国,法国人自然是做梦都想要拿回来。

当然还有各国因为海外殖民地所造成的矛盾,以及工业产品市场所造成的矛盾,另外还有德国人和俄国人在东欧地区的争端。

这些矛盾几乎都是不可调节的,而各国为了自保以及在未来战争中取得优势,又采取了联合盟友,当同盟国和协约国陆续成型的时候,又是爆发了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之余也让各国的神经蹦到了紧点,这个时候有了巴尔干这根引线,有了费迪南大公被刺这个火星,那么引燃欧洲战争这个火药桶倒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费迪南大公被刺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传到陈敬云耳中,尽管陈敬云已经吩咐过要重点关注欧洲那边的消息,但是消息的传递所有延迟,陈敬云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从军事情报处那边得到了消息。

当知道消息之后,陈敬云低声喃喃道:“终于是来了!”

和欧洲各国紧张兮兮不同的是,中国这边依旧是保持了平静,对于欧洲那边即将要爆发战争事情除了共和政府的一众军政要员有所关心外,那些普通民众却是不知道,不关心的,大部分甚至分不清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区别。

费迪南大公虽然自己傻死的,但是他的死依旧造成了重大影响,奥匈帝国国内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彻底吞并塞尔维亚,因为担心俄国会直接出兵干涉,奥匈帝国在出兵塞尔维亚之前还得需要德国的安全保证。

而德国也需要判定如果俄国真的插手,自己出兵俄国之后法国和英国的态度会如何。于此同时法国和俄国以及英国也是在进行着各种紧急的商谈,各方都在谋划着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当欧洲各国外交家们奔走于各国,口水都快要说干的时候,欧洲各国在远东地区的外交官们也是做出了相应的反应。

毕竟各国在华都有着殖民地,欧洲一旦爆发战争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远东局势,不过这反应并不大,毕竟中国距离欧洲太远,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不过由于青岛的存在,就使得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外交部的伍廷芳也是再一次找上了德国驻华公使辛慈,并委婉的提出希望能够在战争爆发后接受青岛,以避免中国土地上发生战火,甚至中国方面能够补偿德国在青岛投下的部分基础建设资金。

然而现在战争到底是还没有爆发,德国人自然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

不过鉴于青岛位于德国海外,而且可以预期的是一旦战争爆发后青岛必然是得不到任何补给的,到时候如果中国方面也对青岛采取封锁的话,那么青岛守军迟早得饿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德国方面自然是希望和南京方面加强联系,以期青岛守军能够得到中国方面的补给。

不过这种加强联系在没有付出足够代价之前是不会有任何成效的,陈敬云是铁了心要从德国手上收回租界和青岛,并为收回其他国家的在华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