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 (第1/4页)

也要暂时放下四川的争端,然后和陆荣廷以及段芝贵一起对抗国民军了。

不过现在嘛,不是还没打起来嘛!难道还没打起来的时候就要让唐继尧对中央开战,唐继尧暂时还没那个胆量。

这国内的四大军阀为了联合而进行着各种利益交换而导致密电来往不断的时候,国民军却已经悄然完成了兵力的调动,大批的主力从沿海各省被抽调到了京汉线上直隶、河南、湖北以及湖南和广东,国民军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整了这一次的战略调动,从直隶一直延续到广东,以超过三十万的部队形成了一条蔓延数千里的战线。

而根据参谋部初步拟定的作战计划,在西南方向是以缓慢进攻为主,不力求速攻,而对于山西却是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拿下,然后大军主力南下彻底解决西南三军阀。为此国民军已经沿着山西部署了超过六万的兵力,所谓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集中最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攻克山西。

当完成了军事准备后,政治上面的事情也就浮上了台面,在国社党控制下的各大报纸开始报道军阀割据问题,说现在中国既然要统一,那么军阀割据的问题就是不得不解决,不然各省都有着自己的军队,连财政都不上缴中央,除了名义上一个服从中央外和独立王国无异,号召各省军阀主动放弃军权和政权,共造共和!

甘愿放弃权力而把自己送上门的事情在这几年里就出现了一个蔡锷,而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又或者是阎锡山、段芝贵都不是什么蔡锷,要不然他们走不到今天,所以面对国社党大范围舆论攻势自然是无动于衷的,不过为了争夺民心,唐继尧还是有些心思的,他发表通电宣称:坚决拥护南京中央政府,坚决拥护陈‘总统的领导!

说的跟谁要是反对陈敬云就是要他老命一样,但是除了这些场面话外就没有实际行动了,相反的也许是默契,段芝贵和唐继尧在没有经过任何和平协定的情况下,双方都是停止了战争,双方之前围绕着成都而进行争夺的部队已经陆续奔赴川东地区,唐继尧亲自率领的第六军已经湖南部署了超过三个师的部队,在靠近湖北的地区也是陆续展开了部队。

十月六号,陈敬云以外蒙古叛乱势大,当地部队军力不足的理由,给阎锡山的第十军下达命令,要求他们即刻奔赴外蒙地区镇压外蒙古叛乱!而这等理由摆明了就找借口开战,阎锡山就算在傻也能看出来自己要是带着部队离开山西到了外蒙古那鸟地方,那可就彻底完蛋了,于是乎一边备战一边联络西南三大军阀唐继尧、陆荣廷和段芝贵。

十月八号,陈敬云以违抗军令的理由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而且还任命了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为新任第十军军长!而第二十四师师长孔庚素来是阎锡山在山西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陈敬云这一招玩的就是挑拨离间。不过孔庚兴许是没有陈敬云想象的那么有胆魄,竟然发了个通电表示无功不受禄,婉拒了第十军军长一职,这让陈敬云又点小失望,他明明听军事情报处那边的人说这一年多来权势渐大的孔庚已经和阎锡山多有矛盾,阎锡山为压制这个对自己的权势地位有着重大威胁人已经是三番五次想要调离孔庚第二十四师师长一职,但是晋绥军也和其他军阀部队一样,兵为将有,阎锡山可以说晋绥军是他的,但是孔庚同样可以说第二十四师就是他的,加上山西方面也一直以来面临着北洋军或者是国民军的庞大压力,所以阎锡山到底是没胆子做出自毁长城强行撤离孔庚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却是越来越明显了,陈敬云本想着挑拨一把让阎锡山未战先乱呢,也不知道阎锡山用了什么方法或者是孔庚又有着什么样的想法,竟然没能奏效。

不过不管孔庚接不接受第十军军长一职,实际上已经没什么所谓了,接受了的话晋绥军就可以出现高级将领的分裂,而不接受的话问题也不大,反正国民军已经正式向山西进军了。

国民军头号主力,北伐战役中的绝对王牌,攻克青岛的主力‘中央陆军第九师’已经从石家庄启程沿着铁路线向太原挺进了。

欧洲战火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再一次全面爆发内战!

第四百九十一章 唐陆会面

在陈敬云撤销阎锡山第十军军长一职之前,国社党就已经为了削藩而进行了大范围的舆论宣传,国社党所控制的报纸上几乎天天都说着西大军阀怎么坏,怎么祸国殃民。然而如果还有人记得北洋和国民军爆发全面内战之前的情形时就会发现,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几乎是如出一辙。只不过当是身为军阀之一的陈敬云现在已经摇身一变变成了中央政府的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