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部分 (第1/4页)

为了让民众把钱给掏出来,工商部也是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一个就是房地产市场了,国人对生活用品的消费是压缩了又压缩,但是对于房子这种东西是不会省的,这一点不管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都是一样的,政府间既然你们不肯把钱花在吃喝穿行上,那么就让你们把钱花在‘住’上。于是乎在政府的可以引导下,大量的资本开始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并引导民众开始大规模买房。

中国的各大城市里之前大多数都还是前清时代的那种城市,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外,其他城市都是现代化痕迹不是很浓,现在大规模推行建筑行业后,不但可以建设新城市,同时也能够把民众口袋里的钱给吸纳出来。而建筑业的发展和国家所大额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着同样的一个效果,那就是能够消化大量的钢铁和水泥,同时也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

“通过大量国家投资的工程陆续开工,国内的钢铁和水泥行业已经开始回暖,另外在城建部的引导下,部分民间资本开始投入城市居民住宅的开发上,这同样会带来大量的钢铁和水泥等产品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潮在下半年将会爆发,届时的将会推导我国的钢铁和水泥以及电气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刘大均说话的时候嘴角里有些笑意。

虽然说是陈敬云最开始提出以拉高国内需求来振兴经济的,但是其中的各项具体措施却都是经济发展司提出,最后才由各部施行,不管是交通部的扩建铁路和东部城际公路系统,还是说城建部里的城市改造计划,可都是由经济发展司里的一大群经济专家们所提出的。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司在中国的政府体力是有着多么特殊的地位了,虽然经济发展司里没有传统官员,基本上清一色都是经济、工业方面的专家,然而在中国的经济体系里所起到的作用远远要超过了财政部和工商部这些具体行政部门。

刘大均甚至都可以想象的出来,假如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依旧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那么自己在仕途上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有着马寅初的例子在,他刘大均再熬个十几二十年哪怕是坐上政务院院长的这个位置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现在中国的政府体系里,军方那边的不说,但是在政务院这边的文官体系里,那可是经济挂帅,几个实权大佬都是搞经济搞工业出身的,洪子泰、安华林、庄楠、马寅初、周学熙这些人可都是搞经济和工业的能手,相对而言传统官员出身的就弱势很多,比如那个岑春煊最后也只能止步于政务院副院长的职位。

陈敬云把手中的报告书合上:“这几个月来你也算是辛苦了,各方面都算做的不错!”

下面人劳心劳力辛苦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陈敬云的一句赞赏吗,所以这种时候陈敬云是不会吝啬自己的赞扬的:“经济发展司的其他同仁也都是辛苦了,这都忙乎了好几个月了,也没有好好修过假,你看着安排让他们轮番休息一二!”

这半年来,经济发展司的任务繁多而重,别说普通的休假了,而且还是天天加班加点,如今也算是忙完了初步的事项,让他们休息几天也好。

刘大均道:“我代发展司的同仁感谢主席的厚待了!”

陈敬云却是一摆手:“不过他们可以休息,你却是不可能的,这边还是不少的事要你这边来处理!怎么样,能够坚持下去吗?”

刘大均自然是满脸信心道:“当然,均定不会负主席厚望的!”

开玩笑,位置爬到了刘大均这个位置上,那基本上是越忙越好,因为忙起来才有成绩,有了成绩了才能让陈敬云看重。这种关键时刻自己怎么能去休息,让他休息他也不会休息啊。

刘大均出去了后,陈敬云放下了手中笔,身上也是略微放松了些靠在椅背上,在人前的时候总的需要保持一些派头,而在人后适当的让身体舒展一些也是必须的。

仰躺着,陈敬云略微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却是翻来覆去都是各种事情,坐上了这个位置,他这辈子就注定别想安静下来了。

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初步算是解决了下来,不过这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机还只是开始!这场蔓延了整个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可不会一年两年就结束,中国虽然通过大规模建设而避免了一定的危机波及,但是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

有时候自己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中国关起来门来发展,那么周边的邻居们也是不肯定,比如这一次陈敬云所推行的新政当中,除了大力发展工商外,还大幅度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