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 (第1/4页)

正在疾驰赶来的中国陆军主力部队了。

他们要想过江的话,就得在日军的炮火下搭建浮桥,要知道中国陆军主力正在路上,人家日军的主力也正在路上啊,到时候双方主力云集清川江南北两岸,要搭建浮桥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有那么容易的话,1923年第一次中日战争中的的清川江战役里头中国陆军就不会绕行数十里从芥川西北部地区渡江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陈敬云脸上带着笑容道:“这是好事情,四十七师的战功也不用藏着掖着,要进行宣传,大规模的宣传!”

战争刚爆发之际,陈敬云需要一场胜利来提高国民们的信心,来提高军方的士气。

黄安源道:“明白,我回去后就去安排,另外,四十七师那边也是上报了一份军功名单,还请主席过目!”

既然是捷电,自然就会有报功的电报,陈敬云接过来名单粗略扫视了一眼,对于这些名单上的中层军官他大多也不认识,也没那个时间去仔细审视,他要做的不过就是签个名而已,不过仔细看了看后,对韩三的履历感了兴趣,要知道这年头的陆军中层以上的军官里头,基本上出身都比较良好,极少有贫寒子弟出身的,而韩三这个人就是其中之一。

然后又是把战报再看了遍,发现这个韩三竟然还是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他带领的4732营渡江后成功的配合472团突破了敌军阵地,然后又是一马当先突袭了日军把守清川江大桥的一个日军中队,并且赶在日军对清川江大桥采取爆破前成功夺下了这一座大桥,说他是这场战役里的首要功臣也不为过。

加上他那贫寒的出身让陈敬云有了些许的好感,当即道:“这个韩三很不错,人也算年轻有为,后续可以让他多多历练!”

旁边的黄安源一听,就知道陈敬云是起了爱才之心,心里头也是不由得感叹这个韩三的好运气,能够被陈敬云看重,这飞黄腾达距离他也就不远了。

当即道:“此人才干不错的确不错,参谋部这边也是打算给他加加担子!”

陈敬云点了点头,对于有能力的军官的提拔陈敬云向来是不含糊的,也不太顾虑一些资历等事情。

完了这一点后,陈敬云道:“现在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的组建工作怎么样了!这两部队的司令部人员是否都安排好了?”

黄安源听到这么问,心中略微一愣,要知道陈敬云问个这些事可不是他的职权范围,他黄安源现在是参谋部的作战次长,管的是具体的作战事务,而陈敬云问个这个可是参谋部总长的职权范围,而现任参谋部总长的是徐离善。

朝鲜事变发生后,中日两国再一次爆发战争,而预期到入朝作战的部队可能高达数十万人,所以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加上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军级编制固定了下来,以三个师组建一个军为原则,编练了二十个军,包括十八个步兵军,两个装甲军。随后在1930年处组建了第三装甲军。所以目前中国的军级指挥部有二十一之多。根据以前的规划,这军级上面会有一个集团军的指挥机构来负责战略方向上的指挥。

所以战争一爆发,陈敬云就是下令组建第一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其中的第一集团军自然是入朝作战,而第二集团军则是暂时放在了东北地区,作为第二入朝作战的第二梯队。

而这两个集团军的司令部组建工作乃是参谋部总长徐离善亲自负责,不过虽然不是他黄安源负责此事,但是对于一些大体情况也是了解的,当即道:“两个集团军的司令部人员已经安排妥当了,各部门也组建完毕,不过各部主官还请主席定夺!”

这涉及到集团军主官的任命,这种事情自然是只能由陈敬云来任命,参谋部是插不上手的,而对于任命谁为其中的主官,陈敬云也是心中有着些许的盘算。

当即道:“既然集团军司令部组建的差不多了,你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去朝鲜,任职第一集团军的参谋长。”

一听到这话,黄安源脸色大喜:“主席放心,安源定不负主席重托!”

黄安源没有想到陈敬云竟然会让他去朝鲜任命第一集团军的参谋长,要知道组建这两个集团军的时候,里头的各个职位可都是有一大票的将领虎视眈眈,其中的两个集团军司令的职位和那些中将们是无缘的,那是国家军事委员会里的一群中央军事委员们的位置,不是这些上将大佬们的话,可镇不住下面一大群中将将领。

但是对于集团军中的集团军的副司令,参谋长,副参谋长一票职务却是被一大群中将们虎视眈眈。要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