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部分 (第1/4页)

海军军备限制条约,世界的主要海军国家已经是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而各国当初签订这个条约,其主要目标也是为了避免各国无限制的发展海军,从而导致引发世界大战。因为发展海军是很花钱的,大家一旦海军军备竞赛一起来,那么就是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钱也不够往里头填,别说原本经济困难的日‘本了,就连经济状况好很多的中国也是无法承受海军军备的重担。

去年中日两国相互开战后,很自然的和上一次战争那样相继临时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那份华盛顿海军条约约束的是和平状态下的各国,签约国一旦打起仗来那里还会有心情顾得上这些条约啊。

不过虽然都临时退出了华盛顿海军条约,但是实际上却没有做出太多范围华盛顿海军条约的事情。

因为开战之初大家实力都处于一个巅峰水平,日‘本对自家的战列舰有着非常的信心,而中国也是对自己的航空母舰有着非常大的信心。尽管一场海空打仗打下气日‘本海军实力受损,但是也同样的空出了大量的吨位,所以现在日‘本海军往后五年内就算全力发展海军,顶多也就是恢复到以往的水平,这种情况下日‘本要想超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而中国海军也没有类似的计划,中国海军在交战中损失并不大,受伤的主力舰也都能修复,而损失的主力舰即就一艘华武号重型巡洋舰而已。海军内部虽然也有建议继续大规模扩张海军,但是规模也不会太大,而且主要工作会放到在建中的那两艘航空母舰来。

而一旦这两艘航空母舰建成后,中国就拥有六艘舰队航空母舰,这等实力实际上已经能够稳压现今的日‘本海军了,别说日‘本海军了,就算对上美国海军和英国海军,如果能够把航空母舰的优势发挥出来,获得战略优势也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当然了单单靠航空母舰也不行,还得有其他的军舰,比如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

这战争还没有结束呢,中国海军内部就已经是有声音提出建造下一代战列舰了,不过对于战列舰是否应该建造却是引起了海军高层的一番议论,其中海军内部的航空派和战列舰派引经据典诉说着该不该建设战列舰。

第六百九十二章 海军军备限制协定

对于是否继续建造战列舰的争论,航空派的人直接拿出了这一次海空大战的例子,说此战中航空母舰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并取代了战列舰成为舰队核心,这从航空母舰一举击沉天城号、长门号就已经足以证明。

而战列舰派的人毫不示弱的,同样是拿不久前的海空大战举例,称如果没有战列舰编队的苦战拦截了日‘本主力舰队长达七八个小时,恐怕那些脆皮的航空母舰早就日‘本的高速主力编队给击沉了,而航空母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战绩,那完全是有着战列舰编队的掩护,这就和在战列舰的掩护下,由巡洋舰、驱逐舰等发动雷击作战取得巨大战果是同一个性质,但是巡洋舰和驱逐舰能够取代战列舰成为舰队核心吗?显然不能。因此航母母舰的作用虽然巨大,但依旧舰队中的一份子,是作为战列舰的辅助舰而存在。

实际上,航空派没有否定战列舰的作用,战列舰派也没有否定航空母舰的作用,他们争论的焦点是谁才是舰队核心!

海军内部航空派和战列舰派的人对是否值得继续建造耗资庞大的战列舰争论日久不下,以至于尽管舰政司方面已经制定了好几种后续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但是依旧无法做出决断。毕竟海军里军费就那么多,而不管造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都是耗资庞大,这钱拿来造战列舰的话,就没钱造航空母舰了,所以航空派的人是不愿意见到继续建造新一代的战列舰的,而战列派的人也是鉴定的认为战列舰依旧是海军核心主力,坚持要继续建造战列舰,海军高层的争论导致海军内部迟迟无法做出决断,目前就只能是继续争论着。

而陈敬云呢,心里头自然是不太愿意继续耗费巨资建设战列舰的,因为战列舰在三十年代以前建的话,还能够成为海军主力并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三十年代后战列舰的作用急剧下降,而等多五六年之后用处就更小了,而再过个十年,基本上就只能沦为舰队的防空舰使用了,投入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现在要建战列舰的话,设计估计得一年,施工时间最少也得三四年,建成后虽然服役了,但是真正要发挥出完整的战斗力至少也得训练试航一年左右,所以等新一代战列舰能够投入作战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是1937年左右的事情了,而那时候战列舰的作用已经急剧下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