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部分 (第1/4页)

度提升到了四十公里每小时。这一系列的改进实际上已经不适合把这款坦克称之为T9系列坦克了。”罗安如此说着,实际上这个T9的改进型号是他所主持的,今天也是头一次公开露面,前后也只是进行了三次的试验测试而已,距离正式定型还有段时间,距离大规模服役至少也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陈敬云听到这些后道:“既然不适合那就单独给一编号吧!T12坦克,嗯,就这样!”坦克的型号命名规则和其他装备不太一样,陆军的诸多武器都是喜欢用年份命名的,但是坦克的却是一个T字母开口后加数字,而这个数字基本上就是代表着陆军的第几种正式装备坦克,比如T9坦克,具体含义就是:陆军第九种授予编号的坦克,不过正式编号里是没有中型、重型这些区分的,只是人们的口头用语会这么说而已,正式文件上是T9坦克,T12坦克等。

陈敬云这么说着,而这只是一个称呼上的问题而已陆军的其他人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叫T9U和叫T12A都是差不多的事情。

接着又是看了另外一款已经投入现役的坦克,也就是T10坦克,这是一款只有十六吨重的坦克,是专门为了南方地区作战而研发的坦克,速度还可以有四十公里每小时,不过防护就是略差了些,只有二十五毫米的倾斜装甲,此外坦克炮也只是一门五十七毫米的四十倍坦克炮。这款坦克早就开始研发了,1931年中日战争时期刚好完成研发,不过也没来得及大规模装备中日战争就结束了,直到这两年才开始大规模装备南方地区的装甲部队,将会作为南方地区装甲部队的主力坦克。

这好几个型号的坦克看下来后,陈敬云又是看了其他一些装备,比如新式火炮,反坦克炮之类的,不过兴趣都不太大,但是临近结束的时候,他却是看到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坦克,说是坦克吧,他没有炮塔,说不是坦克吧,他偏偏使用的底盘底盘而且上头还有一门炮。

“这是什么?”

罗安是装备部的人,自然知道这些东西,当即解释道:“这是我们实验的一款新概念装甲战争,在坦克底盘上装备更大口径的坦克炮,以取得超过同吨位坦克的火力,比如这一款采用的是T9坦克的底盘,但是装备的却是一门一百零五毫米的长身管加农炮,火力上不逊于我们的T11重型坦克!”

看到这里,陈敬云兴趣又来了走了上去仔细看,而后头那些人自然是跟着。

第七百二十一章 预研计划

第七百二十一章预研计划

中国、俄国这两个国家长期和苏俄在西伯利亚一带进行军事对持,虽然说自从1923年之后,就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了,但此后的这些年里双方之间的军事对持并没有放松下来,偶尔也会爆发一些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不过双方都还算克制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也都是会压制了下来。

这样的长期军事对持就造成了双方的军事对抗,这种军事对抗不但体现在实际前线部署兵力上,同样还体现在双方的各种新式军事装备的竞争上。

毕竟两者之间的敌意那么浓,是属于那种随时都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不管是中国还是苏俄方面,都是不敢放松对彼此间的警惕,彼此都是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间谍刺探双方的军事情报,具体下来各种新式装备的情报数据自然也就是双方间谍机构的重点目标。

比如当中国的T9中型坦克大规模服役后,苏俄那边很快就是通过间谍以及其他方面的手段获悉了T9坦克的一些大体性能,而对于130年前后来说,中国的T9坦克性能是属于绝对的先进行列,而T9坦克的出现让苏俄方面更是担忧无比,为此苏俄加快了数种坦克的研发力度,而为了对抗中国T9坦克的那么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新研发的苏俄坦克也是极为注重防护能力。

而苏俄研发新式坦克的情况自然也是被中俄两国的情报机构查探得知,毕竟苏俄和俄罗斯共和国可都是斯拉夫人,彼此间的间谍比较容易混进去,所以才让中国和俄罗斯方面这么快得知了苏俄的新式坦克研发计划。

于是乎,为了对抗苏俄正在研发中的新式坦克,中国方面也是早早进行了新式坦克的研发,Z45重型坦克研发计划和T9U坦克研发计划就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等这两款坦克研发的差不多后,也就被陈敬云正式命名为T11坦克和T12坦克了。

这两种还处于研发试验状态的坦克是中国陆军用来对抗苏俄正在研发中的新式坦克,算的上是一种预防性的研发计划。

而同样处于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