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部分 (第1/4页)

ǖ牟奖�σ才涫籼箍耍��揖�挛�被嵋丫�亲急冈谄胀ǖ牟奖��锿芬才涫粢桓鎏箍擞��

原本之前中国陆军在建设了大量装甲师以及机械化步兵师外,只是在军级编制上才配属一个独立坦克团,以支援步兵作战。但是实战中往往是把这些独立坦克分散成一个营一个营,以支援各步兵师作战。所以陆军干脆是打算把这场战时编制给正式确定下来,给那些一线步兵师直接配属一个坦克营。

毕竟就算把这些大量战时生产的坦克独立变成为装甲师或者独立坦克团,但是实战中这些坦克也需要为步兵师提供火力支援,还不如直接下放给各步兵师呢。

这种编制上的发展也算得上是与时俱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坦克产量急速增加,不再和以往一样坦克数量不多,需要全部集中起来当做拳头使用。

被编入了第一装甲兵团,原属第六集团军的第五十七师、第五十八师就是首批配属了一个坦克营的摩托化步兵师,要不然国家军事委员会也不会把他们编入第一装甲兵团里头参与对新西伯利亚的奔袭作战之中了。

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第一装甲兵团所形成钢铁洪流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势头直奔新西伯利亚而去。

中国陆军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自然也是不可能是完全隐瞒下来,俄军很快就是察觉到了不妥,连续命令了周围部队进行拦截,但是比斯克北部方向的一个俄军步兵师以及一个坦克团只是阻挡了第一装甲兵团一天不到,就被第一装甲兵团的钢铁洪流所碾碎,俄军根本就无法阻挡第一装甲兵团的前进步伐。

如果说在铁路沿线上俄军还能够依靠各城市的进行抵抗的话,那么在原野上,俄军根本就无法抵抗中国机械化部队进攻了,这里头和士兵的素质以及军官的指挥技巧无关,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战术都是没有作用的。

当第一装甲兵团用着不可阻挡的势头对俄军纵深发起进攻的时候,才是让俄国人见识了什么叫军事强国的实力,才明白为什么中国敢在全球范围内向任何一个国家叫板,才明白中国的军官团们叫嚷的中国的千万陆军足以横扫亚欧大陆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战争爆发的前一个月里,俄军还觉得自己能够抵抗中国的进攻,并有信心守住巴尔瑙尔的时候,那么在现在,当中国庞大的机械化兵团出动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自己之前的一切抵挡都是徒劳的。

不说中亚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里的第四集团军以及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的其他部队,仅仅是一个第一装甲兵团,他们所拥有的坦克和其他履带式车辆就超过了俄国国防军的全书现存坦克数量。

俄罗斯国防军在和苏俄开战前,各种新旧坦克约有千辆之多,这个数量虽然无法和各大军事强国相提并论,但是也足以排进世界前五之列了,以俄罗斯国防军这半年里所展现的实力而言,比意大利甚至英军或者日军强多了。

然而俄罗斯国防军的实力在中国陆军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在1941年的十一月份,中国陆军的坦克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八千辆,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加中,毕竟中国虽然从1941年6月份就开始进行动员,各大兵工厂也进入了战时生产,但是对于整个中国工业来说,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进入战时经济,各大企业比如福乐电气、福杭汽车等这些巨头可都没有说已经全部进入了战时生产状态,进入战时生产状态的只是那些兵工厂而已。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现在美国的坦克以及军用卡车月产量还没有中国高呢,但是他们的战时转产一旦完成,那么产量才会达到让人恐怖的地不去。

对付一个俄罗斯共和国,还不足以让中国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应对,仅仅依靠战前的力量就足有击溃俄罗斯国防军了,中国之所以还在进行全面的战时经济转产,那可是为了应对更大规模的战争,比如和英国的战争,比如和美国的战争,比如和日‘本的战争,换句话说,能够然中国的工业力量全部用于军事物资生产的,也只有美国这个潜在敌人了。

1941年的今天,什么英国、德国、苏俄、俄罗斯共和国以及日‘本都是二流角色,至于意大利这个打酱油的更不用说了,真正能够左右这场世界大战走向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而这几年里,虽然表面上中国和美国以及保持和平状态,但是不管是陈敬云还是罗斯福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最大的敌人,中国为什么投入巨资建设庞大的海军,各种战舰几乎下饺子一样以开工建造并下水,连航空母舰都是数十艘的开建,为的是什么?难不成还真的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