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部分 (第1/4页)

陈敬云的这两个儿子是属于特殊情况,而陈敬声的长子陈华同的话,则是从军时间非常早,今年已经四十三岁的话从军时间已经高达二十多年,是一步一步熬到了少将的位置。

其他人嘛,资历还太浅了些。

陈华同虽然出身比其他人好,拥有极大优势的同时也是有些缺陷的,首先是为了避嫌他很少会出现说快速晋升的情况,但是身份的敏感也是让他的从军生涯小心翼翼,在外人面前可是不敢摆什么陈氏嫡系子弟的身份,要不然的话外人虽然奈何不了他,但是一旦传到了家族长辈的耳中,尤其是陈敬云耳中,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陈华平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被毕阳同问话后立即答道:“根据海军方面传达的消息,来袭机群出现在上海东北方向约两百公里左右,数量在一百架左右,不过他们的巡航高度比较低,我们的地面雷达暂时还无法发现。”

地面的大型远程预警雷达虽然理论上来说能够发现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大型机群,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

随着各国的雷达技术大规模运用,一些反雷达的战术也是被相继提出,而其中最为有效的就是低空进入,以地球曲面来躲避雷达侦察。这种战术在1940年德国轰炸英国的时候就已经用过了,而之前不久的中日双方海空大战中,双方的舰载机攻击群也是采用了中低空进入的方式,直到快要高达的时候才快速爬升,为的就是避免被敌人的雷达提前发现。

当然如果说B16轰炸机这种典型的高空轰炸机来说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发现就发现了,我飞的那么高,就算被你发现了你又能奈我何?

陈华平继续道:“如今雷达站已经全部进入紧急状态,正在搜索敌机中。此外二十二联队、二十三联队也已经进入了紧急状态,值班大队已经正在起飞!各防空团也已经向他们传达了作战指令,如今我军已经是严正以待,随时准备迎击来袭敌机!”

第九百零九章 夜间拦截

毕阳同听罢陈华平的话后点了点头,面带和色道:“嗯,做的不错!”

按照道理来说,他毕阳同一个空军中将,是没有必要对区区一个上校和言和气的,不过毕阳同也是知道陈华平的背景,因此对他说话也就客气了些,毕竟这个陈华平现在虽然是个上校,但是迟早是会晋升少将甚至中将的,上校到少将这道普通军官难以逾越的门槛对于陈华平这种出身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时间到了自然就能够升上去了。

当这两个人说着话的时候,作战室里,还有着众多军官士兵们忙碌着,他们有的在地图上写写画画,计算着拦截区域以及具体时间,还有个拿着电话不断的联系各个雷达站和机场。

这年头的防空体系已经是步入了现代化,雷达、实时无线电通讯这些技术让上海防空司令部能够实时指挥整个长江三角洲的诸多防空部队作战。

十二点十五,陈华平放下了电话转身对毕阳同道:“安平雷达站报告,发现敌军机群,位于上海东北方向一百五十公里,高度两千,速度三百。”

毕阳同道:“既然发现了敌军,那么就让战斗机部队升空拦截吧!”

毕阳同下达了命令后,作战室里的诸多参谋们则是开始计算着各种数据,要进行拦截作战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双方的速度、航向以及高度等都是需要经过详细的计算,不然的话拦截战斗机部队就会错失最佳的拦截时间。

“先让二十三联队升空!”陈华平立即转身对着通讯士官道:“再让二十二联队做好战斗准备!”

如果是白天里的防空作战,那么就会很简单,直接出动大量战斗机就是了,但是现在却是夜间,而要想在夜间拦截敌人的轰炸机部队,那些白昼型的战斗机就不能使用了,只能用夜间战斗机或者全天候战斗机。

而中国空军甚至海军中,唯一的专职夜间战斗机只有F6B。三十年代中期,随着B11轰炸机即将大规模服役,空军提出了远程护航战斗机的设计招标,当初国内的各大飞机厂商都参与了招标,当初滁州飞机公司提出的就是CZ36设计方案,也就是F5的初始设计方案,但是当时中国的液冷发动机技术还不成熟,要短时间内应用不可能,所以空军选择了采用双发、风冷发动机的汉氏飞机公司的设计方案,由此展开正式研发设计。

但是滁州飞机公司那边的液冷发动机研发速度却是比空军想象的快很多,汉氏飞机公司的F6战斗机刚定型呢,滁州飞机公司的F5战斗机就已经是完成了首飞而且性能优越,以至于让空军在完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