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平阳公主从小生活在景帝后宫,一定是对姑妈馆陶公主“选美媚帝”、扶立母亲和陈娇为皇后,从而得到两任皇帝双重高规格待遇的情形耳熟能详,因此念念不忘地来了个依葫芦画瓢。当然,她有比馆陶公主更充分的理由:只要想到母亲和两个妹妹为今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她不能不有所警悟、想方设法地维护自己如今的安逸生活和尊贵地位。

谁知,十几个美女居然没有一个合武帝的眼缘的。眼看着武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讨好弟弟的计划出师不利,平阳公主没了办法,只好死马当活马医,把身份更低一级的家生奴婢歌女们都喊了出来。

没料到,弟弟的审美眼光恰恰跟姐姐有出入,刘彻偏偏就看上了这群女奴中的歌女卫子夫。平阳公主眼看弟弟两眼发直地看着这个女奴,心里暗自有数。

果然,几杯酒下肚,刘彻就站了起来,说要去去洗手间,还要换件衣服。平阳公主当然知道弟弟心里想的是什么主意,立即就让卫子夫去侍候。——卫子夫在公主府里的职务是歌女,侍候主人洗漱换衣本不是她的工作,而平阳公主偏要让她兼职,事情那还不是明摆着的?

果然,从尚衣轩里“换衣服”出来的武帝刘彻满脸喜气,立马就赏了姐姐千金。平阳公主是何等聪明人,立刻主动提出送卫子夫“入宫执役”。武帝越发高兴,简直视老姐为第一知己。

当卫子夫满怀惶恐地登上马车时,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肩背加以鼓励:“不要多想,快去吧,心里就算有什么事,也要努力进食、养好身体,此去定能得到皇帝的宠爱,日后尊贵了,可不要忘了我呀。”

谁知,卫子夫刚一入宫,就碰上了陈娇。陈皇后对武帝居然宠爱这样身份低贱的女人,感到无法忍受,于是向武帝兴师问罪。武帝迫不得己,只得当真将卫子夫交给掖庭,当作宫婢役使,丢开了手。

眼看平阳公主的大计就要泡汤,谁知老天却另有安排。

后来,武帝嫌宫女太多,便决定要释放一批。对宫庭已经绝望的卫子夫也请求出宫。所有的宫人出宫之前,皇帝都要审看一遍。于是卫子夫又见到了武帝。谁知武帝一看眼前这位梨花带雨的美人儿,立即就回想到当初相逢时的情形,不禁旧情复燃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辗转祸福间的平阳公主(4)

这消息自然令平阳公主满心欢喜,更让她欢喜的是,卫子夫不负重望,很快就怀上了身孕。这可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刘彻心花怒放。

刘彻和平阳公主心花怒放了,阿娇皇后却怒气勃发。

这时,卫子夫的异父弟弟卫青(字仲卿),正在平阳公主的府里充当公主的骑奴,也就是在公主出行的仪仗队里骑马护驾。

馆陶公主便把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给抓了起来,想要杀了他为女儿出气。结果,卫青命大,被朋友们解救了出来。气头上的武帝立即封卫子夫的哥哥弟弟们都做了官。

这么一闹,卫子夫反而被立为夫人,仅次于阿娇皇后了。

但是从此,馆陶公主和陈娇就与平阳公主结下了仇。平阳公主更深地卷进了后宫之争中去。

不久,19岁的武帝由于兵权被祖母窦太皇太后所制,组建了一支只向自己效忠的新军,号称期门军,他将这支军队交给新宠卫夫人的弟弟卫青统帅。从而揭开了卫氏家族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第一页。

由于亲身感受到姐姐平阳公主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再联想到被送去塞外和亲的另两位姐姐,刘彻不可能不愤恨,所以他组建新军的同时也派出了郎官张骞出使西域,打探塞外的风物人情以及行进线路。虽然对匈奴用兵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也可以说,姐姐们的经历,对刘彻后来对匈奴大举用兵的决定不无关系。

建元六年五月,妨碍刘彻的窦太皇太后终于死了。22岁的刘彻终于有了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和空间。他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军政变革,把窦氏手中的旧臣都一一撤换,用上了自己的亲信。并且有意削弱窦氏的势力。在这一过程中,平阳公主和母亲王太后都坚定地站在了刘彻一边。然而作为馆陶公主的女儿,皇后陈娇却屡屡因此而与皇帝发生争执,公然唱对台戏。除了和丈夫政见不一外,陈皇后还在后来动用起了巫蛊之术,企图咒诅卫氏家族、控制丈夫。

公元前一三零年七月,27岁的刘彻终于发难,废去了表姐的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馆陶公主失势了,平阳公主做为年青皇帝的长姐,取代了姑妈从前在宫庭中的地位。两年后,更令她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