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1页)

拿�郑�资て揭彩撬伎剂诵砭茫�炔荒芑菇胸嶙埽�饣崛昧蹙旮械奖鹋ぃ�膊缓媒胸崾π郑��用粒��荒苤焙糌峤鸹��蹙昊峋醯米约汗�硬鹎牛�肜聪肴ィ�资て较氤龈觥柏嵯壬�钡慕蟹ǎ�执�镏小跋壬�笔呛芷匠5某莆剑��诠庞镏校�跋壬�倍嗔思阜肿鹁矗�馄渲械囊馕队忠�ü�不罢叩挠锲�幢泶铮�资て秸媸怯眯牧伎唷�

“我看可以,咱们别见外。”刘娟依旧很随和,“公司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客户,这方面我和老周会做很多功课,但关键还是投资这块,你们的绩效保持在高水平,投资者当然就对我们有信心。”

“我同意,不过其实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时候我不想过分追求短期回报,过去我们就是过分追求短期收益选择了一些投机性的操作,增添了投资组合的风险。可老百姓买基金确实更加关心短期回报,这其实有些矛盾。”

“这个度要靠你们来把握了。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咱们国内基金的短期行为十分明显,业绩持续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业绩考核压力和行业人才竞争促使基金经理短命。我了解你们做基金经理的,市场就是这样残酷,排名上不去压力很大。这样,我不给你们排名方面的压力,短期的业绩说得过去就可以,我要你们在长跑中取胜。”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下一步我们报新基金的话,你们有什么建议,什么类型好一些?”

“我倾向货币型。”雷胜平略作思考,“从产品线结构来看,我们也缺乏低风险的一环。”

“你的意思呢?”刘娟问戴冰冰。

“从产品线结构来看,货币型是需要的,不过现在股票市场形势还可以,我担心发货币基金的话,投资者不一定认可。”其实,戴冰冰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对于股票型基金来说,业内有“上半年好发不好做,下半年好做不好发”的说法,意思是上半年往往投资者比较追捧股票型基金,然而等到发行结束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相对高点,给运作带来困难。而下半年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比较冷淡,认购不踊跃,然而基金开始运作的时候却是相对低位,业绩反而不错。货币型基金则恰好相反,但不管怎么样,多数投资者选择产品的时机往往是错误的。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不过证监会批产品会有一段时间,那个时候的市场可能会有些变化。而且,现在对我们来说,产品线的构建是当务之急。如果将来股票市场走弱的话,我们可以通过降低转换费率的手段鼓励投资人把股票型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降低我们赎回的压力。”刘娟显然已经对此有了更细致的思考,战略家的任务就是确定方向,“我记得在2006年底的时候,股票型基金可以一发发个几百亿,我们也算赶上了一个尾巴。但后来,市场稍稍有个几百点的调整,这些基金一下子被赎回了三分之二。而那些有货币基金的,就好了许多。我再想想,你们两个有时间也好好商量一下吧,交换一下各自的理念,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提高,我感觉你们的互补性还是很强的。”刘娟说完走出了会议室,留下雷胜平和戴冰冰。

“戴姐,我看刘总的意思基本上还是让我们拿出一个可行的规章制度方案,健全各个职位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都回去想一下吧。以后我还是喊你戴姐,你就喊我胜平吧。”

“好,胜平。”

经过了0048的风波以及和吴老师的会面后,雷胜平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就是要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的投资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以及对自己和竞争对手的评估体系,做到知己知彼。 电子书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