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彼朗钩迹�惺掠诙�剑��栽莅瘴髡鳌0味嫉戎坏米衩�嗍Α�

那高丽为什么要杀死蒙古使臣呢?原来高丽国在蒙古的东方,本来归附于宋,辽邦兴盛,屡次侵及高丽,高丽不能抵御,因此归属于辽。金兴辽亡,又属于金。及蒙古攻金的时候,有故辽遗族,乘机占据辽东,进侵高丽,尽陷其北方之地。蒙古将哈真,扫平故辽遗族,尽返所侵地于高丽,高丽乃属蒙古。

此时高丽王暾嗣位,不知利害,一味夜郎自大,岁贡不至蒙古。

窝阔台遣使征贡,高丽王暾绝使臣,使臣与他争辩。高丽王发起怒来,竟将使臣杀死。这个消息到了和林,窝阔台如何捺得住?一面诏罢西征,一面命撒里塔为大将,往征高丽。高丽闻得蒙古兵来,忙招集军马,前来迎战。试想高丽不过海东小国,向来役属于人,怎能与锐气方张的蒙古对抗?弄得屡战屡败,高丽的都城,也为撒里塔攻破。高丽王暾携了家属,逃匿于江华岛,遣使谢罪,情愿增加岁币。撒里塔报告和林,请命定夺。

也是高丽的幸运,宋朝又用了赵范、赵葵恢复三镇,扼守两河之议,兵取汴京。窝阔台因南方有事,无暇东顾,便允了高丽的请求,命他遣子为质。高丽王暾只得奉命,因此保存了国土,不至灭亡。

但是南宋又怎样地攻取汴京呢?只因赵范、赵葵意欲收复三镇,奏请朝命。宋臣皆言非计,朝廷不从。命葵统淮西兵五万,会同全子才进取汴京。汴京都尉李伯渊与崔立有隙,闻得宋朝兵至,诱杀崔立,系其尸于马尾,出徇军前道:“崔立是否当杀?”军民齐声道:“将他寸磔,还不足以蔽辜。”遂斩下首级,祭祀金哀宗,又把尸首陈列市上,军民争相脔切,片刻而尽。

宋兵入汴,以粮饷不济,屯兵半月,经赵葵再三催促,始进至洛阳城。城中仅有穷民三百余户,宋兵粮食又尽,竟至采蒿和面而食。蒙古兵突然而至,杨谊之军方才散坐为炊,仓猝无备,全军奔溃。蒙古帅扎拉呼,兵薄洛阳,徐敏子出城迎战,士卒皆饥饿累日,如何能够抵敌?只得率兵东旋。赵葵、全子才在汴,所复州郡尽是空城。史嵩之又无粮草接济,蒙古兵至,决河水灌城,宋军淹死无数,赵葵乃引兵而归。蒙古使王橄至宋,严责背盟负约,宋无以应,从此灌河一带,遂无宁日。

窝阔台降了高丽,又败宋师,甚为高兴。只因连年征讨,至此略觉清暇,便欲整理内政,乃定期校阅禁军。所有宿卫,俱令到齐,仍照成吉思汗的旧制,命其各守执掌。又因旧日百姓,自从成吉思汗缔造开创,备受艰辛,尚无恩泽下逮,从此须令他们安宁快乐,便颁出几条命令来。哪几条命令呢?一,蒙古以牧养为本,务令蕃息,凡百姓有马百匹者,输牝马一头;有牛百头者,输特牛一头;有羊百只者,输羚羊一头。人民有穷乏者,仍按时接济。二,诸王驸马聚会时,往往向百姓科敛,以后当永远捐除。令千户内,每年出骡马并牧养之人,人马以时,常川交替。三,偿赐之金帛器械仓库等常守的人,一概放归。令万户、千户、百户内,出人看守,亦以时交替。四,百姓无居室的,分与地方,扎营居住。由千户内出人掌管,务令均匀。五,川勒地方,先因无水,致为野兽窟宅,无人居住。

现当生齿日繁,可令百姓分散居住,派察乃、畏吾儿台前往踏看,多扎营盘,多穿水井,使人民任使移居。六,凡奉使往来,沿民居经过,既虑迟延复滋骚扰,可令千户供给人马,算定路程。遇有紧急事情,均按驿站进行,不得再沿民居经过。这几道命令颁布之后,百姓欢声雷动。

窝阔台又因幅员广大,不能联络,驿站之制,不可不备。

因此所立驿站,从和林起为首站,直达波斯。又从俄罗斯起,至伊犁为二站。俱命懿亲管理,不难朝发夕至,其间毫无阻隔。

四方来往之使,居则有馆舍,行则有供张,饥渴则有饮食,梯航毕集,万宇会同。又因沙漠之地,得水甚难,行旅之际,人马往往渴死,皆依着泉脉,近者数里,远者数十里,即置一井,以便汲饮。且因各地屯田镇守,相距既远,征调频繁,命就各处男子十五岁以上者,尽检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领之,按时操练,上马则备战,下马则屯聚牧养,既无招集遗散之劳,又得守望相助之益。这几件政事,总算因时制宜,办理得井井有条,倘若能够始终不懈,竭力振作,窝阔台非但是蒙古的贤君,便是中国古时所称的圣明之主也不过如此了。

无如窝阔台本非贤明之人。初即位时,已经现出荒淫的本相。幸得夏公主断臂拒幸,也遂皇后的一番正言规勉,他的天良尚未尽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