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代〃这样的概括,则一定要谨慎。

另外,强调〃代际差异〃时,也要防止过分夸大,因为无论时代的发展,还是人的生命成长,也有连续性;年青人总是在上代人,甚至上几代人的影响、熏陶下成长的,也就必然有生理与精神的遗传基因,从而显示出代际相承、相融的另一面,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我在前面的点评中已经提到,好几位同学的文章里都出现了长辈形象,深情地写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传递,这都不是偶然的。

其次,在我看来,作为一代人,他人的看法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还是自己如何看。鲁迅就谈到中国长期以来,总是处于〃被描写〃的地位,而别人(例如外国人)的描写,就难免有误读、偏见,以至曲解;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来描写自己。这大概就是这次〃生于八十年代〃征文比赛的主要意义所在:这是一次自觉的自我描写、自我呈现,它有助于人们更真切,因而也更正确地看待这一代人,克服有意无意的偏见;它更是一次自觉的自我审视、自我反省,是一次契机:同代人一起来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检讨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共同面对自己所面临的挑战。

最后我要说的是,前述〃青年调查〃中所显示出的前代人对后代人的指责、批评,以及后代人对这样的批评的不满与反击,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也可以说是一代传一代的。我曾写过一篇《我看九十年代北大学生》的文章,就提到:〃我在研究近百年历史时,早就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不满意于下一代,而且批评的言辞都差不多。比如手头这篇《老实说了吧》,就是刘半农(〃五四〃那一代)批评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年的,说他们不认真读书、又喜欢乱骂人等等。如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还有四五十年代的)青年已经成了婆婆和爷爷,他们对后辈(也包括九十年代青年)的批评,仿佛也是不读书、好骂人之类:这历史的循环是耐人寻味的。〃我又说了一段话:〃然而历史照样前进……每一代人都被他的上代人所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以至有资格来批评下一代人。〃现在,一些九十年代的青年,即〃生于七十年代〃的人,不也在批评你们这些〃生于八十年代〃的人了吗?

我由此而得出一个结论:〃为下一代人,尤其是年青人担忧,实在是杞人之忧。每代人会有他自己的问题,但既不能看得太重,最终也要靠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这大概也是我的两个基本信念吧。〃

这篇文章写于1997年,距离现在已经有九年了。但我今天面对新世纪的北大学生,〃生于八十年代〃的一代人,也还是坚持这两大信念,所要说的还是这句话: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

5。 我们为何读书?如何读书?*

看到诸位,我就想起自己的年青时代,自然有说不出的亲切感。我同时感到陌生,因为据说诸位都是〃80后〃的一代人,我已经很不熟悉了。但我仍然关心着你们的成长,今天想和你们讨论的问题是:到大学来读书,不仅是为了求知识,还得思考〃我为什么活着?我要追求什么?我的社会理想,人生目标是什么?〃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想清楚,不能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会影响你一生的发展。

当然,这些问题,是要靠自己来解决的,理想、信念、信仰,都是要出自内心,成为自己的血肉的。而且,其形成也是要有一个过程的,甚至要经历长期的、痛苦的探索。一般说来,在大学期间,甚至在研究生阶段,都只能打一个基础,需要在离开学校以后,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建立起来。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4节: 如何看待〃80后〃这一代?(3)

这正是问题所在:作为一个在读的大学生、研究生,如何为自己的世界观的形成打基础?

我想从学生生活的特点说起。人其实有两种生活的:首先是现实的物质生活,它是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同学们有时会觉得每天过着〃从宿舍到教室、图书馆到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非常枯燥,就是感受到这样的时、空的限制。但你们还有另一种生活,即当你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坐在图书馆里,翻读一本又一本的书,你就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和千年之远,万里之遥的古人、外国人,进行精神的交流:这就是你的精神生活。学生生活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生活的现实空间是相对狭窄的,而他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却是无限广阔的。其主要途径就是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