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昨梦。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张太守女

南安军城东嘉祐寺。绍兴初。有太守张朝议女。因其夫往岭外不还。怏怏而夭蒿葬于方丈。遇夜即出。人多见之。既久寺僧亦不以为怪。过客至。必与之合。有所得钱若绢。反遗僧。尝有二武弁。自广东解官归。议投宿是寺。一人知之。不欲往。一人性颇木强。不谓然。独抵寺。方弛担。女子已出曰。尊官远来不易。客大恐诱之使去。即驰入城。解潜谪居而卒。有孙营葬。憩寺中。为所荏苒。得疾几死。绍兴二十年。郡守都圣与洁率大庾令迁之于五里外山间。今犹时出与村落居人接。予尝至寺。老僧言之。犹及见其死时事云。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大庾震吏

绍兴二十一年二月晦。大庾令连潜。正午治事。书吏抱文书环立。忽黑气自庭入。须臾一厅尽暗。雷电大震。吏悉仆地。令悸甚。手足俱弱。亦扑于案下。少顷即散。众掖令起。吏死者四人。二录事二治狱者。盖昔皆为经界吏云。连令说。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张端愨亡友

张端愨。处州人。尝为道士。平生好丹灶炉火。初与一乡友同泛海如泉州。舟人意欲逃征税。乘风绝海。至番禺乃泊舟。二人不得已少留。乡友者得疾死。张为殡敛。寄柩僧寺。一夕寝未熟。而友至。呼其字曰。正父公酷好炉鼎。何为也。张悟其死。应曰、吾自好之。何预君事。即闭目默诵大悲咒。才数句。友已知曰。偶来相过。何为尔也。即去。久之复梦曰。我与君相从久。今当远别。不复再见。幸偕我行数步相送。张诺之。与俱行数步。至一红桥。友先行。语张曰。君且止。此非君所宜过。挥泪而别。既觉不能晓。后数日。广帅王承可侍郎。令诸刹凡寄殡悉出焚。张念其故人。命僧具威仪火之城下。收其骨。至一桥掷水中。乃梦中所至处也。时绍兴十八年。张生说。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六鲤乞命

汪丞相廷俊。宣和中。为将作少监。郑深道资之为同寮。一日坐局。汪得六鲜鲤。将鲙之。郑不知也。方假寐。梦六人立阶下。自赞云。李秀才。乞公一言干少监乞命。郑曰、不知君等何罪。俱曰、只在公一言。郑许诺。既寤达之汪公。汪曰、适得六鲤。将设鲙。岂为是邪。遂放之。郑自是不食鱼。深道说。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五郎鬼

钱塘有女巫曰四娘者。鬼凭之。目为五郎。有问休咎者。鬼作人语酬之。或问先世。验其真伪。虽千里外酬对如响。莫不谐合。故咸安王韩公兄世良尤信匿。导王令召之。巫至韩府。而五郎者不至。巫踧踖不自安。乃出。后数日。偶至灵隐寺。鬼辄呼之。巫诘其曩日不应命。曰、门神御我于外。不能达也。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东坡书金刚经

东坡先生居黄州时。手抄金刚经。笔力最为得意。然止第十五分。遂移临汝。已而入玉堂。不能终卷。旋亦散逸。其后谪惠州。思前经不可复寻。即取十六分以后续书之。置于李氏潜珍阁。李少愚参政。得其前经。惜不能全。所在辄访之。冀复合。绍兴初。避地罗浮。见李氏子辉。辉以家所有坡书悉示之。而秘金刚残帙。少愚不知也。异日偶及之。遂两出相视。其字画大小高下。黑色深浅。不差毫发。如成于一旦。相顾惊异。辉以归少愚。遂为全经云。黄文誉说。

。。。

 。。。  

夷坚甲志卷十一 何丞相

缙云何丞相执中在布衣时贫甚。预乡贡。将入京师。无以为资。往谒大姓假贷。阍人不为通。捧刺危坐。俟命。主人昼寝。梦黑龙蟠户外。惊寤出视。则何公在焉。问之曰。五秀何为至此。何第五。五秀者。其人呼秀才云。以所欲告。主人举万钱赠之。且曰、君异日言归。无问得失。必过我。何试竟。复造其家。馆于外庑。迨日暮。执卷徙倚楹间。主人仿佛又见黑龙蜿蜒而下。攀绕庭柱。就视之。则又何公也。心异之。密告何曰。君且大贵。毋相忘。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