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党党营事业,从此和党营事业结下缘分。

蒋孝勇先进中央玻璃纤维公司担任协理,以后逐步升任总经理,5年后他调到中兴电工机械公司。进入中兴公司之后,他设法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调整生产线以提高产能,整顿员工纪律以改善公司风气,把家电、发电机、中央空调等业务扩大。由于蒋孝勇非凡的活动能力,凡是台湾大型冷气设备的安装,一律划为中兴公司承包安装。

经过蒋孝勇的锐意革新后,中兴公司一改以往的颓局。从他当初刚进来时的总营业额6亿元,逐步上升为每年纯利润就达到6亿元。一眨眼几年过去了,从前在实业界默默无闻的蒋孝勇,很快变得声名日隆了!

在中兴站稳脚跟后,蒋孝勇接任了电器工业同业会理事长。到1980年他不但掌控中兴上市公司,而且又成为台湾“*全国工业总会”的常务理事。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蒋孝勇一下蹿升至国民党党营事业的“领军”人物,并在工商界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被媒体称为“台湾最年轻的领导者,却具有最大的权力”。

蒋孝勇年纪轻轻就做到这么高的位子,正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他的家庭生活也非常美满,儿子蒋友柏聪明伶俐,健康茁壮地成长。在大儿子友柏两岁时,第二个儿子友常也来到人世。蒋孝勇每次回家看到两个可爱的儿子,就觉得工作上再苦再累也值得。

少年得志的蒋孝勇虽然不事张扬,但蒋经国还是觉得儿子在政治上十分稚嫩,一时还难成大气,所以,一直有意地抑制他在政治权力圈里过早出头,以防他“得意忘形”而自毁前程。蒋经国总是告诫蒋孝勇专注于工商业,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绩以后,再考虑在政界的发展。国民党十二次全体代表大会时,蒋经国把他从中央委员的候选人名单中删除,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一次蒋经国跟儿子意味深长地说:“孝勇啊,你已经成熟了,你以后要做什么,我随便你;但我又劝你一件事情,政治是一条很辛苦的路。”

蒋孝勇听后直接跟父亲说:“报告父亲,我这辈子啊,你放心好了。别的事情我都会做,就是两件事情我不做——第一个不干公务员;第二个不做党工。”

蒋孝勇虽然回答得如此干脆,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一头栽进了政治的漩涡中。

那是1985年,正当蒋孝勇在商界干得有声有色,二哥蒋孝武犯下弥天大错。本来在政海宦途干得大有希望的蒋孝武,由于涉嫌轰动一时的“江南命案”,这一年初春被“外放”新加坡。

恰恰在蒋孝武黯然离台不久,蒋经国的先天性糖尿病越发严重了,不但改装一只名存实亡的义眼,又因下肢行走不便而以轮椅代步,他不得不选择了儿子蒋孝勇作为他的帮手。蒋孝勇无奈之下把中兴公司的公务推给手下总经理全权代管,眼看着由他一手经营起来的中兴公司落入了他人之手。

因为蒋孝勇长期跟随在父亲蒋经国身边,在权力的顶峰周围,哪能和政治撇得清干系。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整天跟政坛中人打交道,纵然蒋孝勇不想走政治这条路,也会被人视为政治中人。

。 想看书来

童年时台湾迎来了腾飞

在蒋友柏尚在襁褓之中时,正值台湾发展的关键期,考验一波波接踵而来。但是,在他爷爷蒋经国稳健地带领下,居然化险为夷稳步发展。

在蒋友柏出生之际,正是台湾社会深处挫败感之时,岛内外的局势异常严峻。美国和大陆恢复建交,让台湾外部生存环境困难起来;全球石油危机和台湾通货膨胀,让岛内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蒋介石当年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计划,已对台湾人没什么吸引力。不过当初跟着国民党来台湾的人,一直都以为他们很快就会回去了,可是没想到这一待就是几十年。政治的环境是现实的,“*”的口号越喊越弱,只能改为“三*义统一中国”。

在这内忧外患情形之下,逐渐掌权的蒋经国决定将资源大量投入内部的建设上,使得台湾人民建立信心,从中确认自我的价值。

1974年,蒋经国宣布一项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十大建设”。这项巨大工程包括南北高速公司、中正国际机场、铁路电气化、北回铁路工程、苏澳港工程、台中港工程、大钢铁厂、大造船厂等能源、交通和重工业制造等基础建设。

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稳定累积成长,赤贫人口大幅降低。在稳定的政治与社会中,技术官僚得以发挥最大的才干,加上国际资本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