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2页)

给小儿子过完生日的第二天,蒋孝勇又在蒋友柏和方智怡的陪同下,去参加蒋友常的毕业典礼。转眼间友常已经成大成人了,19岁的他已经决定,和哥哥一样赴东部纽约大学去学习。

之后蒋孝勇左思右想,决定带着全家人,去探望已经98岁高龄的老夫人宋美龄,亲自去和老夫人作最后的告别。在德高望重的祖母宋美龄面前,蒋孝勇没有隐瞒自己的病情,他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状况和盘托出。

蒋友柏看到曾祖母眼里虽然很关切病情,但嘴上仍乐观地勉励他要学会交托:“你要对上帝有信心,把一切交给上帝。你要随时祷告,上帝会照顾的。”

蒋孝勇料到自己凶多吉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老婆孩子怎么办?他决定留封信给他的所爱,这样对他们也是一个安慰。他提笔给方智怡和友柏、友常各写了一封信,交给他以前在中兴公司的一个秘书,让秘书在他离世之后交给家人。接着他采用录音方式,对家人交代一些后事和对事情的看法。

偷偷地做完最后的绝笔信和录音带,蒋孝勇还是心事重重,他跟方智怡和蒋友柏商量,觉得大陆对癌症方面的治疗经验丰富,提出要到陌生的北京寻医问药。其实蒋友柏了解父亲真实的想法,他最主要想带着孩子们去大陆看看,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对友柏曾祖父与祖父的遗愿做出妥善安排。

蒋友柏和方智怡想打消父亲去大陆的计划,因为他身体里的肿瘤在不断恶化。但蒋孝勇决定无论多么危险,都要走上这么一遭。于是,蒋友柏和方智怡带着蒋友常和蒋友青,准备陪同着蒋孝勇,踏上漫漫的归乡路。

这条归乡的路呀,蒋家人走的竟然那样的曲折!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登陆北京寻医(1)

1996年秋天,一架香港起航的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一位高而瘦的中年男子缓慢地移动脚步,身旁一位峻拔的青年人小心翼翼地搀扶他。他们步履蹒跚地从舷梯上走下,身后跟着一位妇人和两个孩子,个个显得神情凝重。

这个家庭绝对非比寻常,这正是蒋介石曾孙蒋友柏一家五口。

蒋友柏这次陪同父母来大陆不是旅游观光,也不是商贸投资,而主要是为父亲蒋孝勇来北京治病。另外是为曾祖父蒋介石、祖父蒋经国的移灵事宜。显然这两件事都很棘手,他和父亲知道绝不是能够轻易办成的。然而,他们终究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

作为蒋家人来到大陆,心里无疑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子——什么滋味都有。过去那些年大陆对蒋家口诛笔伐,而台湾也是“*”之声响彻云霄。那道浅浅的海峡几乎被抹成一汪浑水,隔断的不仅是乡愁,也是历史记忆。

这些年随着两岸达成和解的共识,大陆对待蒋家经历了很大变化,从长久妖魔化蒋介石、蒋经国为革命叛徒、美帝走狗、独夫民贼等,如今终于还他们抗日领袖,统一中国、爱国爱民、推动现代等本来面貌。

从蒋介石和蒋经国去世后,《人民日报》与新华社的两则报道,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意识形态的变迁。

蒋介石去世之后,1975年4月6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发出的消息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4月5日在台湾病死。蒋介石自从1927年背叛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以来,一直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表,坚持*反人民,*卖国。他双手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但是他的血腥统治始终未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缮

而等到蒋经国去世时,大陆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1988年1月15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央致电国民党中央函电,表示深切地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随着人们对过去那段不堪回首历史的深刻反思,大陆对蒋介石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不再那么轻率地否定。被妖魔化的蒋介石和蒋经国面目被逐渐还原,肯定他们功劳的声音越来越多。

大陆“*”时期,蒋家故居和祖坟曾遭到一定破坏。周恩来总理闻讯很快予以制止,派人修好并拍下照片在海外媒体公布。等“*”结束,*亲自指示重修蒋家祖坟和故居。这时廖承志亲笔写信给蒋经国,希望国共两党同捐前嫌,共创祖国统一大业。信中说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元气。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信中希望国民党能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

蒋孝勇记得之前父亲收到大陆代转来的录像带,他们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