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高颖对座在对面的诉杨坚说:“你知道前二天,齐王与我说什么吗?他说他想交出兵权,回家游闲养老?”

杨坚微微一笑:“可他今年才34岁呀,太年轻了,养老,从何说起呢?”

“是呀,皇帝陛下对齐王说:‘你是朕的亲兄弟,你如果都害怕出征,谁还为我效力呢?’。齐王说:‘追随陛下左右,臣当然愿意,但这几年征战四方,身上多处有伤,不能再领兵作战了。’陛下想了半天对齐王说:‘那你就不必再带兵,但一定要随朕出征。’”

杨坚皱起眉头,“齐王年龄不算大,现在的大将军李穆,韦孝宽等人年龄已60多岁,还在领兵作战,镇守四方,这其中必有原由。”

“杨公也是深知史书的人,岂不闻‘功高震主,权重自伤’的古训。远的不说,近的就是陛下的亲叔叔宇文护,他不也是在权倾朝野,风光无限的时候被陛下除掉了吗?再说了,齐王这样做也符合‘中庸’的精义。”

“你说的不错,独孤公,做人应该知道事情的轻重和进退的时机。一个优秀的臣子不能超越他的主人。齐王现在不退,到时想退的时候怕来不及了。”

“现在朝野上下甚至有人上折,想请陛下废掉太子宇文斌(贝),让齐王宪为太子。”

“这是瞎胡闹,这事闹大了,恐怕齐王凶多吉少。”

“是呀,所以齐王现在干脆闭门谢客,不与所有大臣交往了,以免让人抓住不利的把柄。”

“独孤公,你说做人有多难,没有发迹的时候拼拼命想要功名、富贵,而当功名富贵已极时,又好像面临的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粉身碎骨。”

“所以说我们得多读儒家经典,体验并理解以常人之心、平静之心去待人处事,以中庸的不偏不倚的中道去善待自已,善待他人。”

“说的好,独孤公,小小年纪见解非常,佩服。”

杨广座在父亲身边,听着他们的对话像听天书一样。他只理解了齐王宪的权力太大,想交出手中的权力。领兵几十万是多风光的事呀,杨广、李渊、窦诗雅他们作梦都想,可这个齐王竟然放弃了,还拒绝了皇帝陛下的许多恩赐。

“真是个怪人。”杨广听完后在一边自言自语。杨秀、杨谅、杨俊他们早都跑出去玩了,只有杨广一人静座在父亲身边,听着大人们谈论着似懂非懂的话题。

正在这时,家僮领进了皇宫里的人。

“皇上有旨,宣上柱国大将军杨坚进宫。”

杨坚赶紧辞了高颖父子,随来人进宫去了,而独孤伽雪的心又悬了起来。每次宫廷召见,总让她提心吊胆。因为宫廷中包含着很多希望,但隐藏更多的风险。

杨广看着自已的母亲,他能感觉到母亲的紧张。因为大厅里没有一个人再说话,暂时出现了一片鸦雀无声。

正在这时,李渊的母亲独孤云带着李渊来到杨家。自从李渊的父亲李暼ナ篮螅�钤ㄋ淙患坛懈盖椎奶乒��舫坪牛���枪露�涯傅模�谡飧銮咳ㄉ缁崂锷�嫒肥挡灰祝��艘揽克�憬愣拦沦ぱ┩猓��悄缸恿┍鹞扪≡瘛�

独孤云的到来为独孤伽雪减轻了许多担心。她们可以谈论许多女人的话题:特别是孩子,这一永恒的话题让她们有说不完的话。

母亲放松了,孩子们就闹翻了天。杨广、杨俊、杨秀、杨谅四兄弟再加上个李渊围住高颖,非要他讲故事。因为高颖的脑子里总是装有他们感兴趣的故事。

门外传来了嘈杂声。一会儿就见独孤盛和独孤谐兄弟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们刚从武川镇赶来。显然他们来晚了,没赶上周国的凯旋大典。从他们疲倦而又失望的眼神中可以看出。

独孤兄弟在见过独孤伽雪以后,也加入到了孩子们中间。独孤盛拉住杨广到一边,拿出一个布裹着的东西。打开一看,是一把废剑。独孤盛一脸的沮丧,他对杨广说:“我想做一把好剑送给你的,可是没做好。”

杨广摸了摸腰间的木剑,有点失望。但他还是安慰小伙伴说:“没事,我们俩一起做,我们一定要做一把好剑。”

这时,高颖走了过来。他从独孤盛手中接过了那把废剑,仔细地看了看说道:“花费的功夫不少,可惜太急了。”

高颖举起手中的废剑,:“你们手中都有剑吗?”

“有。”小家伙们都举起了自已手中的木剑。

“那好,今天我就给你们讲讲剑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知道为什么只让你们配木剑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